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谈冯骥才先生的“文革”镜像写作——以口述史《一百个人的十年》和《无路可逃》为例
作者单位:;1.河西学院文学院;2.河西学院中国非虚构写作研究中心
摘    要:"文革",是一场中国人的集体梦魇。冯骥才先生的非虚构作品《一百个人的十年》和《无路可逃》,以口述史的方式对这场民族悲剧做了实录。前者由众多亲历者集体讲述民族的不幸,后者是冯先生的一部"文革"自述史,两部作品都用个体的命运见证了民族的史诗。在亲历者回忆的剧痛中为民族留存了记忆,也为启示未来记录了历史。尤其《无路可逃》一书,对身处绝境的人在劫难中负重前行的描写,生动体现了一代知识分子身上强烈的民族意识与使命感。在人物个体记忆转化为民族的集体记忆中,两部作品将人与社会,人与时代,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纵横交错,共同构建了一幅独特的历史镜像。

关 键 词:冯骥才  “文革”  写作  他者记忆  自我讲述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