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的实践与探究
引用本文:万玲.小学数学课前预习的实践与探究[J].青海教育,2014(12):40-40.
作者姓名:万玲
作者单位:西宁市前营街小学
摘    要: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影响学习的最主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预习是学生课前的一种自主认知活动,是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对新课预先进行了解、质疑、思考的求知过程。新课程理念要求除了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外,更重要的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和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情趣。新教材中结论性的知识越来越少,启发性的语言越来越多,留给学生的空间越来越大,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开展课前预习。通过预习,可以使学生在课前对所要学习的知识有个大体了解,找到疑点,提出问题,然后带着疑点和问题听课。这有利于学生较好地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构建知识体系,提升学习效率。通过在实践中的探索,笔者认为,要使学生对预习产生兴趣、形成习惯、掌握方法,需要教师做到预习和课堂教学的和谐共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预习的积极作用。

关 键 词:课前预习  小学数学  实践  基本技能培养  知识状况  学习情趣  教育心理学家  课堂教学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