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土地整治中农民居住方式变化的生态环境行为效应分析
引用本文:陈会广,李浩华,张耀宇,邹伟.土地整治中农民居住方式变化的生态环境行为效应分析[J].资源科学,2013,35(10):2067-2074.
作者姓名:陈会广  李浩华  张耀宇  邹伟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 南京 210095;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 南京 210095;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 南京 210095;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 南京 21009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 70833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 70973056、71273133、71173112、71173113);国土资源部软科学研究计划(编号: 201131-2);教育部哲学社会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编号: 11JZD031);国土资源部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编号: 201411137);NUSIP(编号: 201210307064).
摘    要:土地整治带来了农民由分散到集中的居住方式变化,由此也对农民生活及农村生态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本文基于南京市高淳县、溧水县以及六合区18个村183个农户的调研数据,分集中居住(10个村,101个农户样本)与分散居住(8个村,82个农户样本)两个组,并运用描述性分析、对比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等方法对集中居住区与分散居住区农民生态环境行为进行了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 土地整治中农民居住集中化,与此同时其生活方式、生态环境行为方式也出现了与分散居住区农民显著不同的变化.集中居住区农户与分散居住区农户相比,在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置方式、能源及户厕使用种类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总体上,集中居住区农户生活废物废水的处理方式得到好转,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因下水管网建设不完善或缺少处理设施,集中居住区生活污水大多集中后外排,这种排污模式对社区外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使农民生活排污的外部性影响由社区内转变为社区外.这对今后改进土地整治工作而言,必须考虑到农民居住方式变化的生态环境行为效应.在相应评估基础上的土地整治才能处理好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生态之间的关系,对三生空间格局的优化才具有真正的指导意义和示范价值.

关 键 词:土地整治  居住方式  分散居住  集中居住  生态环境行为  效应

The Impact of Changes in Farmers'Residences on Eco-Environmental Behavior During Land Consolidation in Nanjing
CHEN Huiguang,LI Haohu,ZHANG Yaoyu and ZOU Wei.The Impact of Changes in Farmers'Residences on Eco-Environmental Behavior During Land Consolidation in Nanjing[J].Resources Science,2013,35(10):2067-2074.
Authors:CHEN Huiguang  LI Haohu  ZHANG Yaoyu and ZOU Wei
Institution:China Center for Land Policy,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 China;China Center for Land Policy,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 China;China Center for Land Policy,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 China;China Center for Land Policy,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 China
Abstract:
Keywords:Land consolidation  Residential patterns  Decentralized residence  Centralized residence  Eco-Environmental behavior
点击此处可从《资源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资源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