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创新素质内涵及其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培养途径
引用本文:邹远航.创新素质内涵及其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培养途径[J].基础教育参考,2007(4):7-9.
作者姓名:邹远航
作者单位:贵州省贵阳市民族中学
摘    要: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对“创新”、“素质”有一个界定,否则很难弄懂“创新素质”的内涵。什么是“创新”?目前仍然是众说纷纭,我比较同意如下说法:创新是指个体发现或创造出来的相对于个体已有知识和经验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创新”具有个体性、独创性、相对性等特点。“个体性”指发现、创造出来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是属于个人的,而非他人占有;“独创性”指在自身努力下,在“外界”(包括教师、同学等)影响下,自己发现、创造出来的与他人不同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相对性”指自己发现、创造出来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相对于以前的自己来说是没有的,再往后说,现在发现、创造出来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是新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改变,这些新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又可能会变成旧的,

关 键 词:中学历史教学  素质内涵  培养  新知识  个体性  “素质”  创新素质  事物
文章编号:24188304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