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近代民间慈善组织与农村灾荒救济——以北洋政府时期的华北地区为例
引用本文:王军,熊亚平.近代民间慈善组织与农村灾荒救济——以北洋政府时期的华北地区为例[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8(4):13-20.
作者姓名:王军  熊亚平
作者单位:1. 天津财经大学理工学院,天津,300222
2. 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天津,300191
摘    要:北洋政府时期,华北地区灾荒频仍,战乱不断,人民生活困苦。随着政府控制力的减弱,国家赈济职能衰退,民间慈善组织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开始替代政府行使救济灾民的职责,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我国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国家,一旦遭遇天灾,对农民的生命财产将会造成巨大的打击,以中国红十字会和华洋义赈会为代表的民间慈善组织,以挽救生命为职志,勇于挑起慈善救济的重担,并把以工代赈、教养兼施等西方慈善理念引入到我国,改变了传统灾荒赈济模式。当然,民间慈善团体的赈济效能并非完美,他们所筹发的善款、物资相对于庞大的赈济支出而言微不足道,但他们传播新式慈善理念和救济方式的行为,有效促进了中西文化的融合,推动了民间力量的成长。

关 键 词:民间慈善组织  灾荒救济  中国红十字会  华洋义赈会  赈济效能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