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白族茶文化变迁的民族植物学研究
引用本文:李洪潮,杨新丽,崔明昆.白族茶文化变迁的民族植物学研究[J].资源科学,2010,32(6):1072-1076.
作者姓名:李洪潮  杨新丽  崔明昆
作者单位:文山学院,文山 663000;弥勒县第二中学,弥勒 652304;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昆明650092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澜沧江中下游与大香格里拉地区科学考察”(2008FY110300); 云南大学“211工程”三期民族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生态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的中国化研究”。
摘    要:茶作为一种经济植物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不仅因为茶起源中国,更因为中国各民族在茶的使用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茶文化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因此,研究茶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的茶文化及其变迁对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和传承民族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大理州宾川县一个白族村寨——大罗村为例,研究了白族茶文化在待客、婚礼和祭祀方面的变迁。结果表明:①今天蜚声海内外的白族“三道茶”最早起源于长辈对晚辈的嘱托而不是待客。随着时代的变迁,白族茶文化在待客方面经历了一个从繁琐到简化的变迁,这反映了民族文化的不断丧失;②白族的聘礼和婚礼中茶的应用,象征着新人对爱情的坚贞,隐喻着妇女从一而终的道德观念以及多子多福,家族繁盛的愿望,而新婚夫妇敬“三道茶”则表达了新人对长辈的感激。如今的白族婚礼中的茶文化几乎消失殆尽;③茶在祭祀亡灵、本主、祖先和土地神中象征祭祀对象的永恒和死而复生,及其对人们的庇护。虽然村寨中祭祀活动得到了进一步恢复,但其中的茶文化内涵在进一步淡化。从大罗村白族茶文化的变迁中折射出当代民族文化与农业文化遗产的丧失,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关 键 词:白族  茶文化  变迁  大罗村

Ethnobotanical Studies on Tea Cultural Change of the Bai People
LI Hongchao,YANG Xinli and CUI Mingkun.Ethnobotanical Studies on Tea Cultural Change of the Bai People[J].Resources Science,2010,32(6):1072-1076.
Authors:LI Hongchao  YANG Xinli and CUI Mingkun
Abstract:
Keywords:Bai people  Tea Culture  Change  Daluo Village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资源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资源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