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汉语规范化运动视阈下的文化症候解读
引用本文:陈建军.汉语规范化运动视阈下的文化症候解读[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5-17.
作者姓名:陈建军
作者单位: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朝阳,122000
基金项目:2012年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现代文学语言的文化症候研究”
摘    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汉语发展经历了切音字、国语和白话文三大汉语规范化运动,五四新文化革命先驱者从普及教育、富国强民、振兴中华的美好愿景出发,进行了一系列语言文字以及文学艺术写作方面的探索。由于处于探索阶段,因而形成了很多偏离语言自然发展轨迹的文化症候现象,虽然历经周折,有些关于语言文字改革的建言未能达成共识,同时对汉语规范化产生的效果也不大,但正是在这探索和争鸣声中,汉语有机吸收方言、古语、西方异质语言资源中合于汉语发展实际的成分,最终推动了现代汉语规范化以及现代文学语言的发展。

关 键 词:国语运动  文学语言  症候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