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旅游流与目的地系统耦合研究——以六大城市入境旅游为例
引用本文:张春晖,马耀峰,白凯.旅游流与目的地系统耦合研究——以六大城市入境旅游为例[J].资源科学,2016,38(6):1013-1027.
作者姓名:张春晖  马耀峰  白凯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西安 71011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158);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6KRM119);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32006);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13年长城学者培养计划项目(CIT&TCD20130302)
摘    要:对旅游流与目的地的互动关系展开“系统整合研究”,有利于构建整体旅游复杂系统的理论框架,可有效推动旅游系统内部要素关系、发展演化规律以及供需平衡预测和调控等问题的解决。本文以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和昆明的入境旅游为例,构建旅游流与城市目的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灰色关联模型对1993-2012年六大典型城市旅游流与目的地系统互动关联耦合程度进行了定量评价,并分析了系统内部要素耦合作用强度分异特征。研究结果显示:①入境旅游流系统内的耦合主导要素是游客流量和流速,目的地系统内的耦合主导要素是旅游服务设施与服务人员和目的地经济环境;②典型旅游城市的入境旅游流与目的地系统长期处于磨合发展阶段,北京、上海的耦合度呈现倒“U”型变化趋势,广州、西安、成都和昆明的耦合度则表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③在入境旅游流系统的耦合主导要素上:东部三大城市主导要素分化明显,而西部三大城市均以旅游客流规模主导,其他要素为辅;④在目的地系统的耦合主导要素上:东部三大城市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环境要素的主导作用更强,而西部三大城市的旅游服务设施与服务人员以及基础设施要素主导作用更强,这表明两系统耦合质量的提升更需要依赖目的地整体环境的支撑,但西部城市由于受到较差的区位条件和较低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对目的地系统的核心供给要素和媒介支撑要素的投入仍处于边际报酬递增阶段。

关 键 词:入境旅游流  城市目的地  系统耦合  时空关系  灰色关联模型  
收稿时间:2016-04-20
修稿时间:2016-05-23
点击此处可从《资源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资源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