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黔东南农职教育的出路——从剑河职中现状引起的思考
引用本文:吴常海.黔东南农职教育的出路——从剑河职中现状引起的思考[J].凯里学院学报,1998(4).
作者姓名:吴常海
作者单位:剑河职中
摘    要:剑河职业中学创建于1986年。12年来,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其间培养子一批乡土人才,他们在剑河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学校在不断滑坡,规模逐年缩小,生源渐次枯竭。特别是农口类专业,1994年后已无人问津,尽管政府每年都下红头文件招生,但还是无法开班。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办学方向不明确,教学质量不高,学生所学无以致用。剑河职业中学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在黔东南所有农职中学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现阶段如何重新树立我州农职中学形象,寻回农职校的应有地位,发挥农职教育在提高劳动者素质、振兴县域经济、实现农民脱贫致富中的作用,很值得探究。笔者仅从学校的内部管理机制上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明确办学思路 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提。而农职教育的发展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保障。农职教育是培养农村第一线实用人才的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掌握农业基础知识和农业生产技能,并把这些知识和技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直接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的教育。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