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建设微生物组大数据中心 发挥长期科学影响
引用本文:张国庆,宁康,职晓阳,刘婉,徐萍,周豪魁,胡黔楠,赵国屏.建设微生物组大数据中心 发挥长期科学影响[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32(3):280-289.
作者姓名:张国庆  宁康  职晓阳  刘婉  徐萍  周豪魁  胡黔楠  赵国屏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 上海 200031,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武汉 430074,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昆明 650091,上海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 201203,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命科学信息中心 上海 200031,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工程研究中心 深圳 518055,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 上海 200031,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 上海 200031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发展“863”项目计划(2014AA021502、2015AA020108),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901904、2016YFC0901604)
摘    要:宏基因组研究的思想与技术推动了微生物组的兴起,积累了丰富的微生物基因组以及健康、动植物和环境相关的微生物宏基因组数据,形成了具备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数据库、标准化方法与分析工具。大多数平台聚焦于为项目或特定类型的微生物菌群提供数据支撑,难以满足更深入全面的微生物生物学研究需求。文章建议采用综合聚焦微生物分类单元总和的微生物系统组与聚焦特定生态位微生物种群总和的微生物组的思路,建设综合性的微生物组数据仓库,整合微生物分类、进化、生态以及相关"组学"数据与信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综合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系统合成生物学研究的数据,支撑经高水平质控的综合性参考数据库、标准化的拼接与注释以及一流的数据汇交、搜索分享、深度学习和分析挖掘方法的研究开发。由此,亦将进一步集成大型微生物组项目的元数据及数据,形成数据综合完整、管理安全高效,服务功能完备的微生物组大数据中心。

关 键 词:微生物组  微生物系统组  分类  生态  合成生物学
收稿时间:2017/3/1 0:00:00

Development of Comprehensive Microbiome Big Data Warehouse/Center for Long-term Scientific Impact
Zhang Guoqing,Ning Kang,Zhi Xiaoyang,Liu Wan,Xu Ping,Zhou Haokui,Hu Qiannan and Zhao Guoping.Development of Comprehensive Microbiome Big Data Warehouse/Center for Long-term Scientific Impact[J].Bulleti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2017,32(3):280-289.
Authors:Zhang Guoqing  Ning Kang  Zhi Xiaoyang  Liu Wan  Xu Ping  Zhou Haokui  Hu Qiannan and Zhao Guoping
Institution:Bio-Med Big Data Center, Shanghai Institutes for Biologic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anghai 200031, China,The School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China,Yunnan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650091, China,Shanghai Center for Bio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201203, China,Shanghai Information Center for Life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anghai 200031, China,Center for Synthetic Biology Engineering Research, Shenzhen Institutes of Advanced Technology, Shenzhen 518055, China,Bio-Med Big Data Center, Shanghai Institutes for Biologic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anghai 200031, China and Bio-Med Big Data Center, Shanghai Institutes for Biologic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anghai 200031, China
Abstract:
Keywords:microbiome  microbiophylome  classification  ecology  synthetic biology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院院刊》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院院刊》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