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为什么要用“CBAM”研究幼儿园课程改革实施水平
作者单位:;1.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
摘    要:在我国百年幼教发展过程中,幼儿园课程改革一直在学前教育改革中占据重要地位。主要体现在中国的四次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前三次改革分别发生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五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第四次改革发生在2001年,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为标志,提出了"重视幼儿全面发展、主体性、个体差异以及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等重要理念。2012年10月,教育部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南》的颁布深化了第四次改革,这些政策性文件颁布后教师践行得如何?该怎样衡量教师的实施水平?通过对课程改革实施水平研究的相关文献梳理,得出了"关注为本采纳模式"(CBAM)是最适合研究幼儿园课程改革实施水平的工具的结论。

关 键 词:CBAM  课程改革  课程实施水平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