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县市报最佳发行量”探析
引用本文:朱道钰.“县市报最佳发行量”探析[J].新闻前哨,1996(4).
作者姓名:朱道钰
作者单位:襄阳报
摘    要:县市报的发行同其他报纸一样,是关系到自身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大问题。本文对其“最佳发行量”试做探析。所谓“最佳”,就是在客观条件允许下,主观上做好工作后达到的最大量。 县市报的“极限发行量”是多高? 全国县市报尽管所处地域、经济环境、发行范围、读者素质均有差异,但“基层”和“党报”这两个属性却是相同的。这种相同的属性就界定了相同的读者范围:需要接受党报指导、引导、帮助、服务的基层干部和群众骨干——这就是读者对象的基本定性。那么,县市内的“基层干部”和“群众中的骨干”指的是哪些人,这些人又有多大的数量呢?显然,各类县市的情况又十分复杂,不能泛泛而论。这里,不妨以“能办得起报纸”(经济条件相对优越于没办报的县市)、“人口为100万”(属全国范围内的中等人口规模县)、“报纸周一刊”(这是最基本的刊期)的县市做研究“标的”——这就对读者对象的确立有了基本定位。有了“基本定性”和“基本定位”,我们就可对读者对象做如下基本定量:(1)农村村组干部。100万人口县市行政村有600个左右,每村按8个村民小组计,有4800个组。村干部一般为7人,组干部一般为2人。按人均订报一份计,则订数为13800份;(2)农民骨干。按每个村有5个“科技示范户”或“无职党员”计,人均订一份报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