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试论隐性体育课程的本质、结构和特征
引用本文:张自力,陈飚,谢风辉.试论隐性体育课程的本质、结构和特征[J].中国学校体育,2002(1):62-63.
作者姓名:张自力  陈飚  谢风辉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410116 (张自力,陈飚),湖南省长沙市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410116(谢风辉)
摘    要:现代课程研究认为,课程是由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构成的。要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还需要有隐性体育课程的配合。本文就隐性体育课程的本质、结构和特征作一初步探讨。 一、隐性体育课程的本质 从20世纪60年代起,国外一些课程专家通过研究认为,学生除了从课堂上和教科书中学习外,还受到学校的制度特征、校园生活、学校氛围的影响。有计划、有意识的课堂教学有时会产生与之相反的“无意识的学习结果”;[1]课程内容无形中受到社会价值体系、意识形态的过滤;学校规范、课堂纪律也渗透或折射出价值观、世界…

关 键 词:隐性体育课程  体育素质  课程研究  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  课堂教学  学生  配合  初步探讨  构成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