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论语》解读市场经济的内在价值观之一"信"
引用本文:杨方,李建华.从《论语》解读市场经济的内在价值观之一"信"[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3):10-13.
作者姓名:杨方  李建华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东,广州,510007
摘    要:我们以“信”作为切入点,探讨《论语》所论述的“信”在市场经济运作下的积极和消极意义。孔子认为“民无信不立”。不仅如此,孔子即而提出“与朋友交而有信”作为一种人际交往的原则,再进一步把“信”当作国与国相交的道义标准:“道之国,敬事而信”。孔子又说:“上好信,则民莫不敢用情”。管理者如果讲求信用,那么,民众就没有不敢说实话,动真情的。因此,“信”不只是一般的人际交往原则,也是一种管理之道。这与市场经济的要求是吻合的。但是,《论语》阐释的信有消极的一面,建立在宗族关系上的信任阻碍市场经济发展,同时个人的“信”缺乏独立性和自足性。

关 键 词:《论语》  市场经济  “信”  内在价值观
文章编号:1009-4482(2006)03-0010-04
收稿时间:04 5 2005 12:00AM
修稿时间:2005年4月5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