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协同型基层治理对农户参与水土保护设施集体管护的影响
引用本文:阿布都热合曼·阿布迪克然木,饶芳萍,马贤磊,石晓平.协同型基层治理对农户参与水土保护设施集体管护的影响[J].资源科学,2022,44(10):1949-1963.
作者姓名:阿布都热合曼·阿布迪克然木  饶芳萍  马贤磊  石晓平
作者单位:1.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 210095
2.新疆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乌鲁木齐 830052
3.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南京 210095
4.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 21002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17306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17306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项目(2016YFE0103100);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资助项目(B17024)
摘    要:水土保护是系统改善耕地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而基层治理现代化逐渐成为耕地质量提升的核心引擎之一,科学考察和评价基层治理特征对水土保护设施集体管护的影响效应,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本文从集体行动视角出发,基于新疆农户调查数据,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和工具变量中介效应检验方法,考察了协同型基层治理对农户参与村庄灌溉渠系和农田防护林等水土保护设施集体管护的直接影响,以及协同型基层治理通过规则公平感知对农户参与水土保护设施集体管护的间接影响。研究表明:①协同型基层治理有助于促进农户参与水土保护设施集体管护决策;②规则公平感知在农户是否参与水土保护设施集体管护和提升管护效果中发挥正向中介作用;③协同参与、协同支持及协同网络维度显著激励农户参与水土保护设施集体管护的积极性,而对于水土保护设施集体管护效果方面仅有协同支持和协同信任维度发挥着促进作用。本文补充和完善了农村基层治理特征对水土保护设施集体管护行动影响机理方面的研究,对完善水土资源保护的激励机制、提升农村基层治理绩效等方面具有重要政策含义。

关 键 词:水土保护设施  协同型基层治理  规则公平感知  集体行动  探索性因子分析法  工具变量中介效应模型  新疆  
收稿时间:2022-04-28
修稿时间:2022-09-09
点击此处可从《资源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资源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