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学化学教育的重构:从化学发展历程看
引用本文:王军翔.中学化学教育的重构:从化学发展历程看[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0(7):1-3.
作者姓名:王军翔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摘    要:从落实“素养为本”教育、提高对化学学科理解的需要出发,按古代、近代、现代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对化学概念和理论由提出到发展再到完善的历程进行探索和梳理,得出三条发展线索,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揭示概念和理论的本质特征、形成规律、发展脉络,同时对三条发展线索所取得的成果在中学化学中的体现进行分析,提出教学建议。在梳理过程中凸显出:化学概念和理论同样都是人为了解释自然变化和解决生产、生活、科研实践中的化学问题而提出和建立的,并在这样的过程中发展和完善、证伪或继续接受检验;是人的思维创造、文化建构,具有人为性和理论性;是人对客观世界和客观事物认识的结果,同时又是人认识客观世界和客观事物的工具。它们成功地帮助人从微观层面深刻地认识无机物、有机物乃至生命大分子,认识物质世界的高度统一性,并最终为揭开生命的奥秘乃至人工合成生命开山铺路。据此说明中学化学教育要有效落实“素养为本”教育,就必须尊重概念和理论的本质特征,尊重化学学科发展的规律,以“认识世界”为核心,对中学化学教育从认识到实践进行重构:教学中既要高度重视客观世界和客观事物,发挥实践活动的重要作用;又要高度重视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和发展,体现概念、理论的工具性;并充分认识和理解这两个方面之间的关系。

关 键 词:化学学科  发展历程  自然现象  社会实践  概念理论  化学变化  科学本质  理性思维  化学教学  核心素养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