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十四世纪以前中国小说理论批评的萌芽和演变
引用本文:周伟民.十四世纪以前中国小说理论批评的萌芽和演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4).
作者姓名:周伟民
摘    要:明清两代,小说作为一种文艺体裁,在观念上是很精确的。但“小说”的名称,在明以前的中国文学史上却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变化;小说理论批评,也随着不同历史阶段小说创作的具体情况而变化发展。典籍中最早出现“小说”一词的是《庄子》。《外物篇》记载任公子得大鱼,“后世辁才讽说之徒,皆惊而相告”后说:“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这里的“辁才讽说之徒”,是指凭藉着轻浮的小才讲故事的人,“讽说”一词,是动宾结构;“小说”指的也是故事一类的传说。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