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竹内好”之于“我们”——读竹内好的《近代的超克》
引用本文:王大可.“竹内好”之于“我们”——读竹内好的《近代的超克》[J].中文自学指导,2009(4):106-110.
作者姓名:王大可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系
摘    要:竹内好在《〈中国文学〉的废刊与我》中写到:“所谓文学的衰退,客观地加以说明,就是:世界不具有文学性的构造。今日的世界与其说是文学化的,不如说是哲学化的。今天的文学处理不了大东亚战争。”竹内好并非在谈论通常意义上的“文学”,在他那里,“文学”实际上代表了他把握世界的方式。终其一生,他都在探寻如何把世界由“哲学”性的结构转化为“文学”性的结构。这么说,首先可能引发问题就是:何为哲学?何为文学?

关 键 词:《近代的超克》  竹内好  “我们”  中国文学  结构转化  哲学化  世界  文学性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