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如何理解我国合同法不安抗辩和预期违约制度
引用本文:唐汝彬,徐彦斐.如何理解我国合同法不安抗辩和预期违约制度[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18(1):39-39,49.
作者姓名:唐汝彬  徐彦斐
作者单位:[1]四川省粮干校,四川成都61009l [2]西南财大,四川成都610073
摘    要:合同是双方当事人合意之产物,自依法成立起即受法律保护,无论在履行期届满前后都应如此.但是传统违约责任只规定了在合同到期之后不履行合同义务所产生的责任,如果在履行期届满之前一方当事人丧失履约能力或拒绝履行合同,而另一方当事人明知如此,仍然需要做履约准备或继续履行,必须经过漫长的等待,任其损害逐渐增加,直至履行期届满才能主张其损害赔偿权和解除权.这样对忠实于合同义务的一方很不公平,也对整个社会的效益造成了损害.

关 键 词:合同法  合同  当事人  违约  抗辩
文章编号:1008-9144(2004)01-0039-01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