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无限”蕴寓“空白”中
引用本文:孙星涵.“无限”蕴寓“空白”中[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6(2).
作者姓名:孙星涵
作者单位:无锡市广播电视大学锡山分校!锡山,224002
摘    要:“空白”在中国鉴赏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无论诗还是画,抑或其他文学艺术作品,论者皆以虚实论之。认为作品之妙,妙在“虚中见实,实中能虚,”妙在“空白”中。苏武的《书黄子思诗集后》中有语:“予尝论书,以调钟、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其意思是书法之讲究笔断意连,留“空白”。程正揆在《清溪遗稿》的《题卧游图后》中日:“论文学者谓增一分见不如增一分识,识愈高则文愈淡,予谓画亦然,多一笔不如少一笔,意高则笔减。”包重光的《画鉴》中亦云:“合景色于草味之中,味之无尽;增风光于掩映之际,览而愈新。密…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