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入对联的方法探索
引用本文:陈燕章.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入对联的方法探索[J].华夏少年(简快作文 ),2007(11).
作者姓名:陈燕章
作者单位:福建泉州市第九中学
摘    要:对联又称楹联、对子,它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学样式,是诗词演变的一种形式,是书法与艺术的结合体。相传始于五代,后蜀主孟昶曾在宫中书有对联一幅,其联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据说这是对联的始祖。自宋以来,不断推广,作为客厅书斋、名胜寺庙装饰及庆吊之用,成为艺苑中一朵雅俗共赏的奇葩。它字数不多,但一幅精彩的对联,可以与鸿篇巨著想媲美;它讲究对偶、平仄,并能在一定格律上表现出高超的意境。对联以它强大的生命力广为流传,成为我国人民喜闻乐道的民族文学形式之一。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