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质”与“文”看文学的内容与形式
引用本文:孔令玉.从“质”与“文”看文学的内容与形式[J].现代语文,2014(7):52-53.
作者姓名:孔令玉
作者单位:盐城市盐都区盐城高等师范学校,224000
摘    要:"质"与"文"的关系,最早可见于《论语》,当初孔子是用来评论人的。《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思是说质朴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质朴,又未免虚浮。文采和质朴两者适当,才是个君子。这是孔子为君子立的行为标准。文如其人,人的精神气质反映在文章中,因此将评价人的概念引申来评论文章是很自然的。墨子、韩非子已有此意,汉代杨雄以此评论宋玉、枚乘等人的辞赋,目光转向文学。

关 键 词:内容与形式  文学  “文”  “质”  评论文章  《论语》  文质彬彬  行为标准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