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可及性视角下档案馆服务优化研究
引用本文:张笑玮.可及性视角下档案馆服务优化研究[J].档案天地,2023(1):19-23+43.
作者姓名:张笑玮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
摘    要:<正>一、“可及性”理论回溯“可及性”源于拉丁语“Accessus”,首次出现在美国学者Anderson在1968年关于卫生服务“Using Service”的论述中1]。Anderson认为,“可及性”即“受众对服务的实际享用量及获得服务的便捷或受阻程度”2]。1981年,洛伊·潘查斯基(Penchansky)和威廉·托马斯(William Thomas)深化了“可及性”涵义——从最初的服务对象单方考量,拓展为服务供求双方的“匹配(fit)”3]。1999年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委员塔琳娜·托马斯瑟夫斯基(Katerina Tomasevski)提炼出Availability、Accessibility、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