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隐性课程的含义与特征
引用本文:张焱超.隐性课程的含义与特征[J].湖南教育,2002(15):26-26.
作者姓名:张焱超
作者单位:长沙市岳麓区咸嘉湖小学
摘    要:开发隐性课程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课题。隐性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的,又称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是指学生在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教育环境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影响的总和,是一种非计划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学校情境中无意识地获得的经验。《国际课程百科全书》将其定义为:“在课程方案和学校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教育实践和结果,但属于学校教育经常而有效的组成部分,可以看成是隐含的、非计划的、不明确或未被认识到的课程。”包括物质情境(学校或班级的建筑、设备)、人际情境(班级气氛、人际关系)和文化情境(校园文化…

关 键 词:隐性课程  课程特征  隐蔽性  两重性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