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教师:儿童“对话”的伙伴——一种“对话教育”的主张(下)
引用本文:张博.教师:儿童“对话”的伙伴——一种“对话教育”的主张(下)[J].幼儿教育,2001(2):10-11.
作者姓名:张博
摘    要:三、互主体性是一种“对话”关系“对话”有不同层次的含义:①按照其原始意义,对话是一种语言活动,专指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谈话。在谈话过程中,言者和听者就所谈论的话题不断言说和倾听,从而达到理解或达成共识。②对话不限于用言语交谈。作为一种借喻的“对话”,它是消除了种种对立之后而形成的平等相互作用。在“对话”中双方都达到新的超越,共同创造出一个更美好的新世界。③“对话”是一种意识或境界,一种关系状态。这是作为借喻的“对话”最广泛的含义。这种意识,这种境界,这种关系状态,不仅可以支配人们的交谈,使人们的交谈成为对话,而且可以支配人的

关 键 词:对话教育  幼儿教育  对话意识  民主意识  师幼交往  互主体性关系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