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与体育教学
引用本文:张洪泰,罗耀芳.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与体育教学[J].中国学校体育,1985(1).
作者姓名:张洪泰  罗耀芳
作者单位:四川省教育学院,四川省教育科研所
摘    要:<正> 小学阶段是生理、心理迅速变化发展的关键时期,身体所有组织、器官、系统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体育活动是小学生生长发育所不可缺少的刺激因素。小学体育教师只有了解儿童体育活动的生理、心理特点,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一、小学生体育活动的生理特点骨骼:小学生的骨骼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长骨两端的骨骺软骨尚未骨化,骨组织内水分和有机物质多,无机盐少。故儿童少年的骨骼富有弹性,硬度小、韧性大,不易发生骨折,但易于弯曲变形、脱臼和关节损伤。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使骨骼发育健壮结实,如果缺乏必要的体育活动,骨骼与肌肉发育软弱,身体的负重支架就不稳定,在不良姿势等因素的影响下易产生各种畸形。但,不恰当的体育活动则常可能引起损伤。如负重过分,可使骨骺部损伤或过早骨化,影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