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地方高师院校课程文化的“在地性”追求
引用本文:阮红环,刘佳.地方高师院校课程文化的“在地性”追求[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3(4):34-38.
作者姓名:阮红环  刘佳
作者单位:1. 扬州大学;2. 赣南师范大学
基金项目:2022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基于在地化教育的《江西文学史》课程建设与实践”(编号:JXJG-22-14-3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在地性”通过课程在高校与地方之间进行双向流动与转化,逐步形成有地方特色并获得地方高度认同的课程文化,促进高校与地方的共同发展。人才培养目标同质化、课程设置缺乏地域特色、乡土情怀缺失等导致地方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固化,制约了“接地气”的人才培养。地方高师院校的办学定位决定了其课程文化的“在地性”,“接地气”课程文化追求与地方形成了共生模式,在地化教育为地方提供了“贴地式”的人才培养,因而课程文化“在地性”追求成为地方高师院校的必然选择。地方高师院校课程文化“在地性”追求的实现路径是:立足本土,继承与发扬地域文化,培养具有乡土情怀的教师;文化扎根,自觉践行文化自觉,构建文化落地的课程体系;生命在场,贴地行走的“课程扶志”,实现乡土教育理想。

关 键 词:课程文化  “在地性”  立足本土  文化扎根  生命在场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