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教之无“文” 行而不远——浅谈如何凸显语文教学的文学性
引用本文:钱少洪.教之无“文” 行而不远——浅谈如何凸显语文教学的文学性[J].教学与管理,2011(10):36-38.
作者姓名:钱少洪
作者单位:江苏海门市包场中心小学
摘    要: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编入了大量的诗词、散文、小说、童话、寓言和科学文艺等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其中不乏许多名篇佳作。儿童文学不仅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内容,更是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和文化大餐。这些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都是人类优秀文化的结晶。如果不充分理解它的文化内涵,不潜心发掘它的文化意蕴,语文教学的功能和价值就无法得到体现。教育科学实践证明,少年儿童时期的人文素质培育,主要得益于民族优秀文学作品的滋润与审美教育。语文教学,要努力凸显文学性,增强文本自身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换言之:语文教学,“教之无‘文’,行而不远”。因此,语文课上要十分重视对语言文学的揣摩、感悟、积累和鉴赏,努力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成浓浓的文学味,与儿童结下深深的文学情。

关 键 词:语文教学  文学性  “文”  小学语文教材  优秀文学作品  儿童文学  优秀文化  审美教育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