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引用本文:杨发辉.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J].现代语文,2009(3):28-29.
作者姓名:杨发辉
作者单位:甘肃省临夏州卫校,731100
摘    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处于被动、从属地位,还是处于主动、主体地位,这不仅是传统教育观与现代教育观的一道分水岭,而且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一条分界线。著名德国民主教育家第斯多德说过:“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地接受或被动地学习,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这一论断明确地指出了在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在教育教学中,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须注重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与完善,必须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教师应以个性观念指导、服务于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个体有独立的人格,他们有着自己的思想、生活、学习方式,并能够独立交流,教师应予以尊重、信任、指导,处理好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正确认识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

关 键 词:学生主体性  语文教学  教育教学过程  学习方式  现代教育观  传统教育观  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