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融通课内外 践行大课堂——上海市普陀区架构“普陀大学堂”课外活动体系的实践与思考
引用本文:胡俊.融通课内外 践行大课堂——上海市普陀区架构“普陀大学堂”课外活动体系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教学,2014(3X):12-15.
作者姓名:胡俊
作者单位: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
摘    要:<正>"十二五"期间,上海市普陀区积极建设"普陀大学堂",进一步深化"两纲"教育区本化的实施,使学生的学习从"教室小课堂"向"社会大课堂"延伸,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实现教育过程的课内、课外对接,形成区域德育工作品牌,促进了区域资源的系统化、实践活动的课程化以及课内外德育的有效融合。一、整体设计,建立学生社会实践的目标内容体系1.理念—建立社会学习大课堂我们遵循教育工作和学生发展的科学规律,着

关 键 词:大学堂  上海市普陀区  社会适应能力  教育区  工作品牌  课程化  教育工作  社会学习  区域资源  教育过程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