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有本字假借”产生原因述评
引用本文:吉益民.“有本字假借”产生原因述评[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5,23(5):97-98,100.
作者姓名:吉益民
作者单位:宿迁学院教育系,江苏宿迁223800
摘    要:尝试对语言学界争议颇多的“有本字假借”问题进行了探讨,从中发现“有本字假借”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由于古书传抄中的讹误等原因而形成的真通假;另一种是由于淆乱了假借字产生的历时和共时关系而形成的伪通假,进而强调在研究假借的生成缘由及其性质时应该严格区分这一点.

关 键 词:有本字假借  真通假  伪通假
文章编号:1002-6991(2005)05-0097-02
收稿时间:04 4 2005 12:00AM
修稿时间:2005-04-04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