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辫子、长衫及癞疮疤:作为政治符号的身体——重读《风波》、《孔乙己》及《阿Q正传》
引用本文:王贵禄.辫子、长衫及癞疮疤:作为政治符号的身体——重读《风波》、《孔乙己》及《阿Q正传》[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1,31(3):83-87.
作者姓名:王贵禄
作者单位:天水师范学院文史学院,甘肃天水,741001
摘    要:鲁迅之把握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指向是从“身体”——这具体存在却又被人经常忽略的现象切入的。而这,正是鲁迅超越五四一代作家极显著的地方。《呐喊》中的诸多文本,都是通过展示各类“身体”——被异化的、被损坏的、被侮辱的身体,来传达其彻底的反封建的主旨的。正是通过这些“身体”,《呐喊》将封建宗法社会的旧思想、旧道德、旧传统的邪恶展露无遗,将封建制度在政治上、文化上和精神上施加于民众的有形与无形的压迫加以“祛魅”。鲁迅文本关于“身体”的言说是具体的、夯实的,因而也是有力的。所谓五四时代的“启蒙”精神,在鲁迅而言首先是“身体”的自觉,在这样的意义上,《呐喊》完成了一次对封建思想文化最具解构力度的冲击。

关 键 词:鲁迅  《呐喊》  身体政治  宗法社会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