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科研大数据休眠:类型划分及消解机制研究
引用本文:冯晓,佟泽华,丰佰恒,孙晓彬,石江瀚.科研大数据休眠:类型划分及消解机制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2(4):8-16+7.
作者姓名:冯晓  佟泽华  丰佰恒  孙晓彬  石江瀚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信息管理研究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据生态视角下科研大数据协同治理研究”的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9BTQ077;
摘    要:目的/意义]科研大数据开放共享是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唤醒休眠科研大数据充分挖掘其价值潜能,对于促进数据资源及科研大数据生态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方法/过程]以生物休眠理论为基础,提出“科研大数据休眠”的概念,并对其发展特性进行分析,进而对其类型划分以及对应的消解机制和演化路径进行论述。结果/结论]科研大数据休眠是以自发性、潜伏性、再生性、触发性、多线性为特征,以数据被动或主动休眠为类型,以数据激活、数据复苏、数据价值重塑的三阶模型(A-R-R机制)为消解机制,以减少数据被动休眠、促进数据复苏及价值重塑为目标的多路径、多层次、循环式动态演化过程。

关 键 词:科研大数据休眠  类型分析  消解机制  演化路径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