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战后世界粮食贸易的地理分布
引用本文:张福生.战后世界粮食贸易的地理分布[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高中生版(学语文)),1995(3).
作者姓名:张福生
作者单位:山东临沂铁中
摘    要:战后,由于世界上国家问粮食生产的严重不平衡,人均粮食占有量差距的拉大,导致了世界粮食贸易的地理分布呈现出新的特点。 世界各国生产的粮食,绝大部分在国内消费,投入国际市场的比重不大:战前约为3%,70年代中期上升到10%强,1980年达14%。每年投入国际市场的粮食,在战后初期只4×10~7t多,60年代为9.6×10~7t,70年代增至1.5×10~8t,1981年又增至2.14×10~8t。世界粮食贸易的迅速扩大,说明一些国家对国际粮食市场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 (一)粮食进口国的数目比战前增加。首先是许多过去不进口粮食甚至出口粮食的亚非拉国家变成了粮食净进口国。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过去一直大量出口粮食的前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