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当前学校德育要实现的突破和转变
引用本文:鲁江.当前学校德育要实现的突破和转变[J].广东教育,2006(21).
作者姓名:鲁江
作者单位:深圳市高级中学
摘    要:德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程,具有较强的科学性,要遵循学生道德和心灵成长的规律。但是长期以来,学校德育领域里的种种非科学的思维方式已经严重阻碍了德育实效性的提高,成为我国德育工作发展的瓶颈。我们的德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这是每一位德育工作者急需反思的问题。我认为要突破目前的困境,学校德育工作就要实现以下几个转变。一、德育目标:实现由“高大全”向“近小实”的转变当今的德育普遍存在着标准过高过深,目标与内容脱离学生现实生活的弊病,德育常常陷入抽象、空洞的说教。面对高深的目标和繁杂的内容,教师常常无从下手,导致德育的实效性不高。德育实践与过程过于重视形式。在追求轰轰烈烈的同时,人们似乎忘记了目的,只注重形式本身,这种表面化、肤浅化的活动,与其说是德育,不如说是表演,它既与鲜活的生活实际脱节,也难以唤起学生内在的热情,因此无异于隔靴搔痒。僵化的形式使德育走向抽象、虚假的困境而不能自拔,表面上热闹非凡,实际上却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要从根本上改变德育的这种低效状态,我认为当前学校德育的落点应该放在日常生活中,从一点一滴的文明细节上去培养,而不是让学生进入理想化的德育环境,与现实生活割裂开来。我们经常在生活中看到这样的学生:...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