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距离
摘    要:与“北大系”、“清华系”为代表的高校企业相比,安徽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成就大为逊色,现有的一些科研成果产业化企业还出现了“令人忧心的问题”。以科大为例,2001年中科大在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工作座谈会会议上发表的一份材料显示,当时科大逐渐形成科技企业集团总公司麾下的包括以科大创新为代表的新材料与安全电子,以厦门中科大辰信通讯产业有限公司为核心企业的通讯产业集团、以合肥兆峰科大药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集团等五大产业集团。当时科大提出,“要在未来2-3年内”努力实现4-5家企业上市,科技产业市值突破60亿元;到2005年,争取有5-7家控股或参股公司上市,新创办科技型企业20家以上,市值达到100亿元,“在科大创新、科大辰信等骨干企业中和绿色科技、工业自动化和材料工程等产业领域和发展方向上形成3-5个较大规模的企业集团”;而长期目标则要在2008年前后“进入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十强行列”。然而时至今日,科大创新股市沉沦,原企管高层身陷囹圄;科大辰信因经营不善于今年4月申请破产;工业自动化产业尚显稚嫩,远无“集团”气势……惟有以科大讯飞、科大恒星为代表的软件产业集团还在支撑。原先激动人心的发展目标此时看来更像是一场梦幻。

关 键 词:集团  市值  骨干企业  高校科技产业  市场  公司上市  药业  高校科研  创新  绿色科技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