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大陆与台湾文学生态——论政治抑压下文学主体性的建构
引用本文:钱果长,汪为青.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大陆与台湾文学生态——论政治抑压下文学主体性的建构[J].池州学院学报,2011,25(2):85-88.
作者姓名:钱果长  汪为青
作者单位:1.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2. 景德镇一中,江西,景德镇,333000
摘    要:20世纪50、60年代的中国大陆文学与台湾文学具有相同的文学生态环境,都处在政治意识形态的抑压之下,但比较发现,两者又具有不同的文学生态景观。两者同中有异的文学生态为我们思考政治抑压下文学主体性的建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口。由于政治是否压抑文学不是由作家决定,而是由社会环境决定,以及政治环境的缝隙和文学传统的显性与潜性存在等因素使文学主体性的建构往往成为可能,进而使文学自身的美学特点能够得到尊重和保证。

关 键 词:文学生态  政治抑压  文学主体性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