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19世纪法国消费符号与性观念——《包法利夫人》画作的隐喻分析
引用本文:姚晓霞.19世纪法国消费符号与性观念——《包法利夫人》画作的隐喻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2,38(3):173-178.
作者姓名:姚晓霞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文学院
摘    要:文学作品中出现的画作,是作者隐藏于文字背后的情感表达。《包法利夫人》中存在诸多内涵丰富的画作,它们分别指涉四种隐喻——体现人物成长环境与性格特征、体现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包含对母女和家庭关系的隐喻、象征着人对欲望的迷失。作为一种物品,隐喻之画实际上成为了一个消费符号,它指涉19世纪法国的消费文化、时尚文化,体现了当时的女性意识和社会的性观念。

关 键 词:包法利夫人    符号  隐喻  意义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