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低振幅振动训练对帕金森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
引用本文:何凌骁,赵丽,龚丽景,王德刚.低振幅振动训练对帕金森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9):44-47.
作者姓名:何凌骁  赵丽  龚丽景  王德刚
作者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运动改善神经毒的机制探讨”(200800431001);国家体育总局课题“Rho GTPases信号在有氧运动促进神经元突触可视性的作用”(10B029)
摘    要:目的:观察4周低振幅低频振动训练和低振幅高频振动训练对PD模型小鼠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和纹状体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的影响,探讨振动训练改善PD模型运动功能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32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PD模型、PD+低振幅低频振动训练组(LFV)、PD+低振幅高频振动训练组(HFV),每组6只。后两组鼠分别接受每天低振幅低频、高频振动训练1次,训练4周。经4周干预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黑质(SNc)区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变化,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纹状体区BDNF含量。结果:PD组黑质区TH阳性细胞数及纹状体区BDNF含量均较NS组明显减少(P<0.01),而LVT组和HVT组其值均较PD组明显增加(P<0.01),后两组与NS组间以上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相关分析显示PD模型组黑质区TH细胞计数与纹状体区BDNF含量呈正相关(r=0.970,P<0.01)。结论:振动训练运动方式使基底神经节环路产生适应性调节,利于PD小鼠模型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存活,而上调纹状体区BDNF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关 键 词:振动训练  帕金森病  黑质  纹状体  酪氨酸羟化酶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