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遗址区人地系统脆弱性评价及影响机制——以汉长安城大遗址区为例北大核心CSCDCSSCI
引用本文:张立新,杨新军,陈佳,王子侨,张婧,余洁.大遗址区人地系统脆弱性评价及影响机制——以汉长安城大遗址区为例北大核心CSCDCSSCI[J].资源科学,2015(9):1848-1859.
作者姓名:张立新  杨新军  陈佳  王子侨  张婧  余洁
作者单位:1.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710127;2.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100193;3.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71012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127);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JM5209)
摘    要:脆弱性理论是人地关系相互作用及机理分析的重要工具,为可持续性评估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以汉长安城大遗址区为例,基于脆弱性理论,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对遗址区的人地系统脆弱性进行评价,并探讨了其脆弱性空间分异规律与形成机制。结果表明:遗址本体脆弱性程度普遍较低,低值区趋于集中分布,高值区零星分布于保护区边缘;社会脆弱性程度普遍较高,高值区趋向于集中,呈西、北高,东、南低空间格局;遗址区人地系统弱度脆弱性区域占总面积的27.2%,低度占23.8%,中度占27.9%,高度占11.7%,极度占9.4%,其空间分布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基本格局;城市化的冲击与胁迫是大遗址区人地系统脆弱性产生的根本原因,居民的理性行为选择是人地系统脆弱性的内在动因,遗址保护政策的外部性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脆弱性。

关 键 词:大遗址区  人地系统  脆弱性  形成机制  汉长安城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资源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资源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