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符号化评价”到“真实性评价”:一流学科建设评价的核心向路
引用本文:朱冰莹,董维春.从“符号化评价”到“真实性评价”:一流学科建设评价的核心向路[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6):1-6.
作者姓名:朱冰莹  董维春
作者单位:朱冰莹,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讲师,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访问学者,南京210095;董维春,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南京210095。
摘    要:符号化评价表现为政府及社会对一流学科建设成效的立场与姿态,虽然有强化大学及学科的绩效责任与竞争意识等积极效应,却存在着固有的局限:外在导向的显性评价忽视建设成效评价中的隐性机制;刚性划一的评价标准抑制着建设实践创新的可能性;形式化评价模式衍生出建设主体自上而下的非理性行为。用真实性评价改造符号化评价,是一流学科建设评价的核心向路。必须使评价回归并走向学科的真实生活样态,强化评价的自然性、常态化、发展性、多样化,以及“学科人”的全员、全方位及全过程参与性,以评价范式的深度变革来促进建设实践的实质性改进。

关 键 词:一流学科建设  符号化评价  真实性评价  学科生活
点击此处可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