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位邻居曾向我诉说:“我孩子的老师总是说我的孩子调皮捣蛋,这也不好,那也不好,一身的缺点。难道我的孩子就没有一点好的地方吗 ?”看着她愤愤不平的样子,我想,作为一名教师掌握与家长交流的艺术是多么重要。那么教师应掌握哪些与家长交流的艺术呢 ?笔者想就这个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   首先,教师应掌握与家长交流的一般技巧。孩子入园后,家长就会不时听到教师对自己孩子的评价。孩子有时表现好,有时会犯一点小错误。有的教师在向家长汇报孩子的情况时,看不到孩子的优点,总是说孩子这也不是,那也不行。这往往使家长难以接受…  相似文献   

2.
李健 《教育文汇》2004,(1):37-38
在我做语文老师的时候,一位老师曾这样问我:“小伙子,每天这么多语文课,你怎么不喊累呀?”累,不,为什么要感觉累呢?难道语文不能带给学生和老师美的享受吗?问题的关键是你有没有快乐的心情,能不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虽然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得不面对  相似文献   

3.
我与《上海教育》结缘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遇。《语文学习》编辑部组织的“中青年语文教师沙龙”在大同中学举行第二次研讨活动,我作了“教学技术和教学艺术”的发言。此后就匆匆退场了,准备回校上拓展课。一个诚恳的年轻人追了出来,说:“李老师,您刚才的发言有没有底稿?能不能给我一份?我是上海教育杂志社的。”说着,  相似文献   

4.
“明天我们语文考试,我得看看笔记,上次单元测验,有一道题是‘学了《守株待兔》一课,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就因为没有按照笔记上的答案回答,丢了五分。”“你的答案你觉得有道理吗?”“当然,我觉得守株待免的人太死板,不灵活。难道不对吗?”  相似文献   

5.
一次到二年级听课,课上老师让学生用“已经”造句。学生有的说:“小明已经把作业做好了。”有的说:“小红已经上学了。”课后翻开学生语文作业本,造句的主体都是“小明、小红”之类虚拟的人名。这不能不引起我的深思。难道我们的身边就没有发生过“已经”发生的真人真事吗?为什么连人名都要捏造呢?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育教学固然没有定法.但语文教育教学必须得法。语文教育教学有无效益,并不是指语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是否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因此有效教育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语文教育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语文教育教学有效吗?”“我的语文教育教学方法合适吗?”“有没有更有效的更适合学生的语文教育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我同副校长分工,我深入语文教研组,具体指导语文教学。有一次,我看五年级的作文,题目是《冬天的校园》。一位学生写:冬天很冷。草木凋零,大家都怕冷,躲在寝室里,我感到很无聊。这班的语文老师是新来的,三十多岁,教过初中,有相当的语文功底。他在评语中写道:“你难道没有看到老师在辛勤地备课、改作业吗?你难道没有看到同学们在勤奋攻读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求学》2004,(11):61-61
不知道你时这样的话语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完了完了,又砸了这次,现在就考成这样,到高考的时候怎么办啊?““嘿嘿,没想到这么难的题我都能拿下,但为什么昨天那么容易的卷子我却考得那么差呢?难道我是那种创新型的考生,逢难就胜,逢易就输入?”“努力和结果一定成正比吗?”……  相似文献   

9.
唐惠忠 《新高考》2004,(1):126-127
语文一直是我的弱项,而作文则是每次语文考试中让我最拿捏不准的部分,分数也是忽高忽低,复习更不知道从何着手,老师都说写作文要靠积累,可是课业负担已经让我忙得焦头烂额了,根本没有太多时间去阅读积累,只能靠背一些“万能作文”来应付,眼看考试时间越来越近了,难道就这么让我的作文“顺其自然”发展?我可以为2004年的高考作文做什么准备呢?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隆中对》中有这样两句话:(1)“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对这两个句子,《教师教学用书》是这样翻译的:(1)“诸葛孔明,是卧龙,将军难道不愿意见他吗?”(2)“这大概是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难道将军没有夺取它的意图吗?”这里,显然译者是将“岂”字译作“难道”或“难道不”、“难道没有”了,  相似文献   

11.
中国从来多“严禁”!据统计各地每年出台的各类“禁令”有近万条之多,按理咱们该见怪不怪才是:然而当我看到湖南益阳的两个区教育局日前出台的包括“严禁奸污猥亵女生”在内的“八个严禁”之后(见3月24日《三湘都市报》),我还是感到坐立不安,浑身上下都不自在——难道益阳的老师们是见到这个规定后才不再奸污猥亵女生吗?难道在这个禁令出台之前他们就可以随意奸污猥亵女生吗?这个禁令里没有严禁杀人放火,难道他们就可以杀人放火不成?  相似文献   

12.
1.Can、you see?难道你没有看见吗?是一个否定形式的一般疑问句,表示惊异、责难、指责等语气,有“难道”的含义,通常用于不耐烦或责备他人的场合。又如: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名语文教师,曾兴致勃勃地去听了一位年轻数学教师执教的“连加连减”课。课堂上,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描述,进而列式计算。学生是这样描述的:“有3个鸭子,游走了2个,又游来了2个,共有几个?”“有8只丝瓜,摘了3只放在篮子里,手里有1只,还有几只丝瓜?”学生观察仔细,数量关系描述准确,教师大加褒奖:“说得很好!”作为语文教师的我,听了学生的描述,心里却不是滋味:鸭子能说“3个”“2个”吗?丝瓜说成“8只”“3只”合适吗?学生的描述不够完整,表达不够流畅,什么地方的鸭子?哪儿的丝瓜?谁摘丝瓜?对此,数学教师没…  相似文献   

14.
教师有无学问,似乎不是个问题,哪有教师没有学问的?没学问的也能吃教师饭?若这样考虑问题,本文就没啥可说的了。本文标题并未论及现在的数学教师有无学问,这类能惹人上火的问题我不沾,我也不会定义“学问”二字,原因有二,一是没那水平;二是没那必要。你就当没有前提的闲句(比闲话用的字少,故称“闲句”)一样看,又不是命题,无所谓真假。因没有定义“学问”一词,故什么是有学问的教师就不好说了。通常,对于某人是否有学问,大部分人是通过点头或不点头来表达看法的,只表意而不言明。  相似文献   

15.
难道语文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师生丧失自己,异化为非人?我不止一次地质疑自己,希望自己错了,然而,语文高考给出的答案却是不容置疑的。高考试卷所要做的“实实在在”的事就是对这个目的的总验证,就是对语文教学活动“异己化”程度的终审。——语文教育怎么可以不管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是“人化”的还是“异化”的,只管所谓的听、读、说、写“能力”的提高?这个连普通人都明白的道理,为什么有些语文教师,甚至语文教育专家反而不明白呢?我曾在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中,就“为什么要写作”这一问题作过调查,不少资深语文教师(其中有的是…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控制整个教学课堂的是我———“讲授法”,教师的教学向来都离不开我。可自从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后,探究法”、尝试法”风光地登上了教学舞台,而我却备受教师的冷落,有的书刊还公开批判我,教师们随手将我丢进了“垃圾桶”,再也无人问津。难道我真的一无是处?难道我就如此遭人摒弃?……不,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探究法”、尝试法”他们也有他们的缺陷,如果在教学课堂上运用不当,课堂就会杂乱无章,不能体现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当然,他们也有他们好的方面,但他们有时也离不开我的帮助和衬托。例如在教学《梯形的认识》一课时,教师…  相似文献   

17.
伍腾 《湖南教育》2004,(7):30-30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对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病是深有体会的。语文教改为什么时而缓慢前进、时而徘徊不前?为什么没有如人们所预期的那样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是我们还没有明确语文教改的核心问题在哪里?我想,如果抓住了“核心”,语文教改或许会出现另外一番局面。那么,语文教改中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8.
于漪老师曾经说过:“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出来,教学就成功了大半,学生学习语文就有了良好的起点,就不以为苦,反以为乐了。”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一定深谙如何使语文学习成为学生向往的路径。在学生心目中,语文教师应该是既具有亲和力又具有创新力的魅力语文教师。这种魅力是一种内在的功力,是一种深蕴骨髓的风度气质。  相似文献   

19.
教师有无学问,似乎不是个问题,哪有教师没有学问的?没学问的也能吃教师饭?若这样考虑问题,本文就没啥可说的了。本文标题并未论及现在的数学教师有无学问,这类能惹人上火的问题我不沾,我也不会定义“学问”二字,原因有二,一是没那水平;二是没那必要。你就当没有前提的闲句(比闲话用的字少,故称“闲句”)一样看,又不是命题,无所谓真假。因没有定义“学  相似文献   

20.
早读时,我刚走进教室,班长就跑上来向我告状:“李老师,张亚军到现在还没有来!”怎么回事,昨天张亚军因捉蛐蚰,上课迟到了,被我拎到办公室狠狠地训了一顿。今天怎么……?难道昨天的批评、罚站没有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