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笔者从事新闻写作多年。对于怎样当好一名通讯员,我总结自己的"三字经",便是追求真、新、深。真,就是真实,真实乃是新闻的生命,万万不可忽视。在采访中要寻根究底,多问几个为什么?商品要打假,同样,通讯员的稿件也要杜绝虚假。要实实在在,力戒以偏概全,以典型代替一般,或穿靴带帽无限拔高。最好是稿件写成后不妨向直接领导请教,或是请同事们说长道短,尤其是找"刺"挑"刺",反复修改,做到领导同事和自认为满意后才发出去。这样的稿件见报率也高。  相似文献   

2.
平时到部队采访,经常听到一些报道人员反映,发生在身边的事太平凡,不知道应该采访什么,找不到新闻写。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腿太懒、动脑少、手不勤。要改变这种不良现象,就必须多学、多思、多跑、多写。下面几段文字,就是我在宣传报道工作中的几点感受。  一、勤去基层边关,多到艰苦单位,哪里有新闻就在哪里出现  工作中,我有一个很深刻的体会:不跑找不到好新闻线索,不苦写不出好新闻稿件。近年来,为搞好本职工作,我上雪山、走高原、钻山沟,深入部队进行调查采访。哪里有新闻我就在哪里出现,不管有多大困难,…  相似文献   

3.
笔者从事新闻写作多年,对于怎样当好一名通讯员,我总结自己的一句话是当好通讯员,追求真、新、深。 真,就是真实,真实乃是新闻的生命,万万不可忽视。在采访中要寻根究底,多问几个为什么?商品要打假,同样,通讯员的稿件也要杜绝虚假。要实实在在,力戒以偏概全,以典型代替一般,或穿靴带帽无限拔高。  相似文献   

4.
57岁的通讯员萧建浓,从1984年10月至1986年10月,在地区、省级报刊上发表了新闻小言论71篇,被同志们称之为“评论家”。问他有何写作的诀窍,他说:是《新闻与写作》使我在小言论的写作上不断进步。该刊新闻小言论写作专栏讲的小言论写作知识,教我选题及说理,还让我养成了勤观察、勤思考、勤动笔  相似文献   

5.
学习写新闻报道,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当好业余通讯员应当做到“眼勤”、“腿勤”、“嘴勤”、“脑勤”、“笔勤”。这是我业余学习新闻写作的一点体会。一要“眼勤”:业余通讯员工作在基层,只要用自己的眼睛多观察,就会发现许多可以报道的线索。有一次,我陪一位客人到香山游览,在山上看到许多小贩私自出售自己配制的汽水。这样做,一不卫生,二又违反了市场管理条例。通过仔细观  相似文献   

6.
怎样当好通讯员?我的体会是要过好“三关”。一、毅力关。写稿见报.是我们每个业余通讯员的共同心愿。最近,有几个通讯员对我说,写了一年的稿件,连豆腐块、火柴盒都没有见到,有点失去了信心。觉得见报如登山,真难。要说难,新闻写作有一定难度,我认为,要克服困难,提高稿件见报率,就应坚持一学、二勤、三提高、四树立的思想,即一学,要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新闻业务知识,提高新闻敏锐意识;二勤,要勤写、多写.反复修改。稿件写好后,要善于多征求同志们的意见;三提高,要提高敏锐地捕捉新闻的能力,注意在社会生活中发现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名基层通讯员,不仅要勤跑、勤问,而且还要多听、多谈。最近,我采写的一篇下岗女工再就业的稿件,就是侃出来的。并发表在《中国水利报》5月7日一版头条、《河南广播电视报》6月8日一版头条、《河南日报》5月8日一版《河南各地》栏头条。  相似文献   

8.
记者、通讯员都知道“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线”这句格言,但要做到就必须从严要求。一次我写一则新闻到报社,编辑一看文中的“金牛乡六组”就间:组是哪一级单位?我说:根据当事人向派出所报告的地址.乡以下就是组.编辑说:应该弄清楚乡与组之间还有没有村。经他这么一提,我才感到当时疏忽了这  相似文献   

9.
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有一句名言:“懒人是当不了记者的”。同样,懒人也是当不了通讯员的。时下,有少数基层通讯员心浮气躁,听风就是雨,重“写”轻“采”,或只“写”不“采”,其表现一是喜欢道听途说找材料,哪怕一星半点小事也如获至宝地关起门来写新闻,大笔一挥,敷衍成篇;二是爱吃现成饭,就着会议、简报、总结、经验材料、内部通讯等,生吞活剥地写新闻;三是即使下去采访也是蜻蜓点水,车来车往,凭感觉一知半解地写新闻;四是自以为情况熟,万事通,不需要采访也能写出好新闻,结果是稿子写出来见了报,不是无新意,就是漏洞百出惹出不少麻烦,有的还…  相似文献   

10.
战斗在前线的记者华山"一个新闻记者,要养成一种习惯,叫做:多管闲事,好管闲事.有事情,就往现场跑,往第一线跑,往出事的地方跑,到那里去调查研究.当然,到了现场,也未必什么都看到,什么都听到.所以还要嘴勤脚勤,跑跑问问,找目击者,找当事人,找知情者,找一切有关的人,可以提供线索的人."①说这话的人就是华山.  相似文献   

11.
我有业余写稿的爱好。在这不大起眼的业余生活中多留心、多观察、多发现,渐渐有了写不完的素材。多学习,勤动脑,才能抓住新问题业余写稿和专职记者、通讯员比起来,新闻敏感差,对报道意图了解不透,加上采访活动范围受限,常常是有写作题材的机会少。因此,我注意在多学习,勤动脑上下些功夫:工作再忙,每天的报纸都要认真看,从中挖掘出有普遍性、针对性、值得写的新问题;上级下发的文件,无论长短,都认真学习阅读,及时了解上级的精神,给合实际,从中可以发现好的报道角度;一些有价值的书刊,经常翻阅,边看边琢磨从中受到启迪,…  相似文献   

12.
“自我培养”是指通讯员根据工作需要,在实残中加强自身政治修养,不断提高业务素质。通讯员如何进行“自我培养”呢?我认为.关键就是“勤学、苦练、多思、敬业”。 勤学。新闻工作无论写作或采访都需要有很强的业务能力。古人云:“学问勤中得”。在学业上,古人都把“勤”字放在首位。作为通讯员则更要勤于“学”。新闻工作要求通讯员必须是个杂家。这就要求通讯员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钻研新闻业务,学习中关键在“看”、“听、“书”三方面下功夫。 苦练。文字表达能力是衡量一个通讯员业务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也是新闻工作者最重…  相似文献   

13.
稿子是跑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这是记者和通讯员的共同体会。所谓跑,实际上就是新闻采访过程,采访之后才是新闻写作过程,这两个环节的完善结合就能获得一篇成功的稿子。我当通讯员 10余年,写稿不下 2000件,在实践中深深感受到,只要多跑路,就能多出稿,因为:   通过跑,能及时地发现新闻。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全面推进的大潮流中,各行各业、各条战线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可报道的新闻到处都有,我们要多跑,才能捕捉到这些有价值的东西。比如去年 10月,西安市霸桥区民政局领导将流落西安乞讨孤老张正清老人乘坐飞机…  相似文献   

14.
“自我培养”是指新闻通讯员根据现在和未来的工作需要,在实践中加强自身政治修养,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新闻通讯员如何进行“自我培养”呢?作为部队业余通讯员,在实践中我们认为,关键就是“勤学、苦练、多思、敬业”。勤学。新闻工作无论写作或采访都需要有很强的业务能力,在掌握新闻写作知识的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文学知识、社会知识、经济知识等。古人云,“学问勤中得”、“书山有路勤为径”。在学业上,古人都把“勤”字放在首位。作为新闻通讯员则更要勤学。老老实实地学,放下架子学,向领导学,向同行学,向群众学,向书本学。…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名基层通讯员,爬格子少说也有10余年。在这条布满荆棘的小路上,我总是苦苦追求,取得了一些成绩。我的作品已在全国100余家报刊、电台、电视台发表,共有2600余篇,有些被评为全国、省、地、县“好新闻”,我还被评为“优秀通讯员”、“优秀新闻工作者”受表彰奖励40余次。我还被全国近40家新闻单位聘为特约记者和特约通讯员。在10多年爬格子生活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做到了“五勤”和“三准”。 这“五勤”,就是在采写中坚持“腿勤、手勤、口勤、眼勤、脑勤”。这“三准”,就是在投稿中“对象准、栏目准、时间准”。  相似文献   

16.
虎年底,兔年初,笔者回家探亲,因喜爱新闻写作的缘故,特去云梦县委办公室访问了被湖北日报社、湖北人民广播电台、孝感报社等新闻单位评为模范通讯员的陈保忠同志。陈保忠写稿的热情,真是可嘉。1985年和1986年他采写的新闻稿,被中央、省、地报刊和电台采用的就达216篇。我问他是怎样取得这些好成绩的?他告诉我,热心和恒心是他进步的动力。他说,业余通讯员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只能利用业余时间来搞报道,而采访又是一件动脑、动嘴、动腿、动手的事情,因此,  相似文献   

17.
通讯员写完一篇稿件,最好要做到“三见面”。即与当事人见面;与单位领导见面;与周围群众见面。这样,不但保证稿件真实,还能提高稿件质量。新闻材料来源,并非全是通讯员本人亲眼所见,有些是在众多人中“旅行”或“加过工”后,传到通讯员的耳里,多少有点“添枝加叶”。而不少通讯员往往为了抢新闻的时间性,“闻风而动”,完稿速发,这很容易造成差错。通过“三见面”,就可以防止失实。如有一次,我部一位  相似文献   

18.
通讯员园地     
写新闻,让我走进人民大会堂□张法祥作为一个记者或通讯员,必须“眼到”、“口到”、“心到”、“手到”。看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要张口勤问,心里要想此事有无意义,算不算新闻,有意义算新闻就要勤动手,把它写出来。我在延津县广播电视局上班,老家距离县城20公里,来回要路过文岩渠大桥和一个砖瓦场。一次我骑车路过这里时,看到文岩渠中沉淀的黄河淤泥被拉到砖瓦场堆积得像座小山,下车一问才知道这是该砖瓦场用来烧砖的。我想,别人烧砖都是用地下黏土,毁坏耕地,但他们用黄河淤泥烧砖,一可节约能源,变废为宝,二可不毁耕地,如…  相似文献   

19.
怎样才能写出独具特色,被受众喜爱,有重大价值,能在社会上产生影响的“新闻精品”呢?我认为,必须做到:“勤”、“多”、“深”。勤“勤”就是勤奋读书,善于积累。从事写作的人都知道,一篇文章要想感动读者,只有靠生动的内容,而生动的内容取决于丰富的材料。这  相似文献   

20.
谈一点体会     
我业余时间搞新闻报道,已10多年了,采写稿件一干多篇。1982年以来,多次受到县里的表彰.1988年被地区教委授予“优秀通讯员”称号,四家新闻刊物报道了我的事迹。我初学写稿时,光凭热情,一个劲地写,寄出的稿子都石沉大海。有人笑我说:“光见你往外寄,咋不听广播响,报纸也没见登”。对风凉话,我只装没听见。我一方面找来关于写新闻的书籍看,一方面把写好的稿子送到南阳找编辑老师批改。老师们告诉我,要发现新闻,必须做到:眼勤看,腿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