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翠平 《考试周刊》2012,(10):38-39
我上过这样一节汉语拼音课:老师津津有味地教学生念儿歌:"j,q,x,三兄弟,和ü相拼把点儿去。""小ü小ü真有礼貌,见到j,q,x就摘帽。"念完儿歌,我请几位同学到黑板槽内取出卡片:j,q,x,ü。手持j,q,x卡片的同学对大家说:"请小ü和我来拼音,摘了帽子才允许。”  相似文献   

2.
一节拼音教学的公开课上,老师为了让学生记住“j、q、x与ü相拼时省去ü上两点”这个规律,就教了学生一首儿歌:“j、q、x,真淘气,见了ü眼就挖去。”大部分同学都在认真地背着,有几个“小调皮”竟用手模仿起挖眼的动作。看着孩子们那淘气的样子,我们只是感到他们的可爱。下课后,几个调皮的男孩竟唱着这首儿歌做挖眼状去吓唬小女孩。这不由得使我重新反思起这个教学环节了。“j、q、x挖‘ü’的眼睛”是不是太残酷了呢?在这首儿歌中,j、q、x是“暴力”的代名词,它们挖去“小鱼”的眼睛,给学生展示了一个多么血腥的世界啊!如果换成儿歌“小ü…  相似文献   

3.
一节拼音教学的公开课上,老师为了让学生记住“j、q、x与ü相拼时省去ü上两点”这个规律,就教了学生一首儿歌:“j、q、x,真淘气,见了ü眼就挖去”。大部分同学都在认真地背着,有几个“小调皮”竟用手模仿起挖眼的动作。看着孩于们那淘气的样子,我们只是感到他们的可爱。下课后,几个调皮的男孩竟唱着这首儿歌做挖眼状去吓唬小女孩。这不由得使我重新反思起这个教学环节了。j、q、x挖ü的眼睛是不是太残酷了呢?在这首儿歌中,j、q、x是“暴力”的代名词,它们挖去小鱼的眼睛,给学生展示了一个多么血腥的世界啊。如果换成儿歌“小ü…  相似文献   

4.
<正>一、用"编"吸引1.编故事学拼音。j、q、x和ü的拼写规则是一年级上学期拼音学习的一个难点。课伊始,我利用情境图编故事导入:j、q、x带着小i出去玩,小ü也要去,急得哭了。j、q、x说:"你先擦掉眼泪,我们再带你去。"小ü连忙擦掉眼泪,拉着j、q、x的手出去玩了。故事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个个眼睛睁得大大的,求知的欲望促使他们专专心心。2.编顺口溜识汉字。有些汉字笔画繁杂,我采用编顺口溜方式引导,记忆效果较好。如编"善"字的顺口溜:一只羊,袋里装着两颗糖,坐在凳子上尝。一口尝不完,分给同伴尝。这只羊真善良。顺口溜生动,形象,学生个个倾耳倾听,兴趣盎然地记住了"善"的音、形、义。  相似文献   

5.
一次,听低年级的一节拼音课,当老师讲到j、q、x、和ü相拼的规则进,老师编了一首儿歌:“小ü小ü有礼貌,见了j、q、x就摘帽。j、q、x,j、q、x,你-们-好!”[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正>怎样能拴住天真、好动的学生?怎么能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中?我把压力变为动力,把担忧变为行动,从开学的第一天起,就倾注所有心血,潜心探索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使他们乐学、好学、会学、善学。一、用"编"吸引学生1.编故事学拼音。j、q、x和ü的拼写规则是一年级上学期拼音学习的一个难点。课伊始,我利用情境图编故事导入:j、q、x带着小i出去玩,小ü也要去,急  相似文献   

7.
“j、q、x与ü的拼写规则”是一年级学生学习拼音必须掌握的一个重点内容,同时这个知识点也是拼音教学中的难点:一是学生在ü与j、q、x相拼时容易忘记省写ü上的两点;二是省掉两点后又将ü读成u。针对上面的情况,在教学中我大致分为三个环节:一、以错纠错,因势利导首先我在黑板  相似文献   

8.
j、q、x是好兄弟。有一天,小u戴上漂亮的帽子到j、q、x家玩,j、q、 x家没开窗户,很闷热,小u受不了,只好脱下那顶漂亮的帽子。从此,小u每次到j、q、x家做客时,总要把帽子脱掉。从那以后,人们看见  相似文献   

9.
“啊呜啊呜——”牙齿兄弟帮助人们嚼烂食物。“小朋友,请跟我读j、q、x……”老师在课堂上教同学们学拼音。要不是牙齿兄弟把关,谁也不能读出标准的j、q、x。除了这些,你还了解牙齿兄弟哪些情况?不妨到牙齿兄弟家做做客吧!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 1,学习声母j、q、x的发音,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2.初步掌握ü上两点的省写规则,养成积极探究的习惯。3.朗读儿歌。  相似文献   

11.
汉语拼音里的韵母ü比较特殊,它只能和少量声母相拼,并且将ü写在声母j、q、x和y后面时,要去掉上面的两点,这是众所周知的“省写”规则。乍一看起来,省掉了两笔写起来似乎比较简便,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和应用中,“省写”规则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制造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并不能达到“省心省力”的效果。一、“省写”规则浪费了师生的时间在一年级的备课中,几乎每一位教师都会把“省写”规则列入“教学难点”类,它也的确是拼音教学中的一大难点。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记住省写规则,老师们不惜下功夫画形象生动的图片,讲“小ü有礼貌”的故…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刚学汉语拼音时都觉得枯燥难学,教学中,如果教师能采用形象、有趣的形式去调动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拼音。这里,谈谈有效拼音教学三策略。一、让有趣的儿歌融入拼音教学儿童的健康成长,往往离不开优秀儿歌的熏陶与感染。教学中,教师把有趣的儿歌融入拼音教学,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学拼音"j、q、x"时,教师先借助插图中的"鸡""七""西"读准"j、q、x"的发音。  相似文献   

13.
根据音位分析的理论,本文对《汉语拼音方案》进行了全面的改善,提出了一种新的更完善的拼音方案——《汉语拼音总表》。与《汉语拼音方案》相比,《汉语拼音总表》的主要特征是:用y代替ue,g、k、h在i行韵母或y行韵母前变读为j、q、x,专用j、q,x、v、w五个字母标调。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1.学习j、q、x3个声母,能读准音,认清形并会正确书写。拼读j、q、x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读准三拼音节。2.认识"鸡""下""洗""衣""服"5个生字,读准带有生字的词语。  相似文献   

15.
汉语拼音拼写有一定的规则,它包括加写、省写、改写、连写、大写、标调、隔音符号的运用等等。常见的拼写错误,主要是违反了下列规则: 1,i、u、ü的拼写:①i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改写成y,如yī(医)、yāo(腰);②u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改写成w,如Wā(蛙)、Wēī(威);③ü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改写成y,ü上两点省略,如yū(迂)、yuē(约);④ü行的韵母跟声母j、q、x拼的时候,写成jū(居)、qū(区)、xū(虚),ü上两点也省略。但是ü行的韵母跟声母n、l拼的时候,仍然写成nǚ(女)、lǚ(吕)。 2.iou、uei、uen的拼写:iou、uei、uen前面加声母的时候,写成iu、ui、un例如niǔ(扭)、quī(规)、lún(轮)。  相似文献   

16.
规定[i]﹢[u]=[y](鱼).用j,q,x,y作复音声母(含[i]声母),并采用j,q,x分别替代汉语拼音"声介母"结构ji-,qi-,xi-;用o,iu,on,om,-m分别依序作汉语拼音韵母ou,ü,uan,ong,-ng的代码;用ea作汉语音位[iE]("姐"的韵母)的代码;用oi作汉语拼音韵母uai和üe的代码;用oo表示与u相同的读音.韵母后加e表示读第一声,加h读第二声,加v读第三声.下列情况均读去声:(1)音节中有字母双写;(2)鼻韵母后加o;(3)韵母o,io,uo,ao后加a;(4)韵母为au,iau或者y,ay,ey,ay,oy,uy.采用元音字母表调,不仅视觉效果极好,而且能使声母简码得以极限发挥.  相似文献   

17.
一 黔东南民族师专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首府——凯里市,生源来自州内十六个县市,苗、侗等少数民族占其中80%以上。进入师专前学生的日常交际都是使用方言(当地汉话或者苗话或者侗话),进入师专才开始比较系统地学习普通话基础。经过一年级上学期的正音训练后,我们对他们进行了注音笔试,学生错误百出,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关于汉语拼音拼写规则方面的错误 1.规则规定“i行的韵母,如果i后面还有别的元音,就把i改为Y”。有些学生不是“改”,而是“再加Y”,成了:庸Yiong(Yōng 正) 咬Yiǎo(Yǎo 正)言Yián(Yán 正) 2.规则规定“韵母表中ü行的韵母,一律要在ü前面加Y。加上Y后,ü上两点要省去”,“ü拼j、q、x时两点要省去”,但有些学生仍留有两点:跃Yüè(Yuè正) jüè绝(juè正)语Yü(Yǜ正)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jqx与ü相拼”这一课时,我刚板书完“字母jqx与ü相拼”,班里的“亮嗓子”丁政站起来说道:“老师,您右边的写错了。j与i相拼组成ji,j与ü相拼却组成了ju。”  相似文献   

19.
正能力培养,需要从小开始。一年级的小学生脑细胞已相当发达,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图。教师只要适当地引导就会为他们创造出各种提高能力的机会。具体来说,培养学生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来着手。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对任何事物都特别感兴趣,喜欢问为什么。这是培养学生观察力的好时机。如在拼音教学中,教学j、q、x与ü相拼去点时,为了让学生仔细观察它们的特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 1.学习j、q、x 3个声母,能读准音,认清形并会正确书写。拼读j、q、x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读准三拼音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