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生活大篷车,周周进社区"活动是哈尔滨电视台生活频道《都市发现》栏目的一个线下活动,自从2013年10月启动以来,依托《都市发现》栏目民生新闻的影响力,紧扣新闻工作者走基层、接地气、服务群众的工作宗旨,活动至今,随着依托新闻栏目,活动本身不断完善,也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同时,其产生的衍生效应也值得新闻同行总结和借鉴。一、"生活大篷车"产生于民,更服务于民"生活大篷车"活动的创意起源于《都市发现》栏目  相似文献   

2.
周斌  黄莺  倪珂 《视听界》2009,(1):107-108
一位从事电视新闻三十多年的老记者说过“吸引眼球的是曝光类新闻,然而真正能抓住观众心的是服务类新闻。”“新闻服务于生活”是央视新闻频道2007年6月5日开播的《朝闻天下》栏目的宗旨,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受到了行内专家、同仁的认可。杭州电视台的《小强热线》、无锡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的《看点服务车》以及无锡电视台都市资讯频道的《阿喜帮忙》,其收视表现和社会效果都证明,“新闻服务于生活”的帮忙类节目满足了观众的现实需求。中国电视民生新闻的路,就在“服务于生活”。  相似文献   

3.
<正>一、引言哈尔滨电视台生活频道《都市发现》作为一档民生新闻,以反应迅速、作风顽强而著称。最近几年,无论是市里几次大型活动的直播,抑或是应对突发事件的直播,都显示了其特有的品质和作风。尤其是近年来,针对灾害天气,《都市发现》分别对雾霾天气、暴雪天气进行了两次大型直播。二、精心策划、选准基调,为应付突发事件提供"正能量"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直播为王,生活频道《都市发现》几年来都一直秉承这一理念,每逢大事、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4.
江泓 《河北广播》2006,(6):90-91
几年前,跟别人说是在做一个“说新闻”的节目还需要解释很多关于“什么是说新闻”的内容,现在则不必,因为“说新闻”的节目到处都在做,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了。比如:电视领域有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有报天天读》;CCTV-1《媒体广场》、CCTV-2《马斌读报》;河北卫视的《直播生活》、河北电视台都市频道的《都市印象》等等。广播里本地比较为人所熟知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晚报浏览》、河北电台新闻频道的《都市在线》、河北电台经济频道的《建楼读报》、河北电台交通频道的《阿布的新闻布丁》、石家庄新闻频道的《新闻串串聊》等等。  相似文献   

5.
李毅荣  施政 《新闻前哨》2001,(10):36-37
2000年8月,今日快报在经历两个多月的探索和实践后,正式创立了一个全新的版面──《都市新闻》版,作为对《中国新闻·时政》版的补充。说它全新,不仅是因为在全省甚至全国新闻媒体中,以都市新闻为旗帜的中国新闻版都是罕见的。另外,尽管有些媒体也设置有都市新闻版,如羊城晚报、长江日报也设有都市新闻版,但他们实际上只是本地新闻的集纳,而本报都市新闻版所确立、所阐发的“新生活、新理念”这一主题则是全新的了。 一、《都市析闻》版的产生 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我国新闻传媒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逐步确…  相似文献   

6.
传媒界的生态环境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深刻改变,新兴媒体的蓬勃发展、新闻传播途径的日趋多元,使得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生存状态日益艰难,众多电视台在当下提出的新闻立台并非老调重弹,而是电视行业历经发展之后审时度势的新命题。哈尔滨电视台生活频道主打的民生新闻栏目《都市发现》,在生存夹缝中实现了变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社区的成熟,社区新闻越来越受到都市报的重视,但目前都市报的社区新闻,大多零碎地出现在民生新闻和社会新闻版面,几乎没有固定的版块和专门的记者队伍,也缺乏系统的社区新闻理念支撑。地处徐州的《都市晨报》一年来不断加大社区  相似文献   

8.
2004年8月1日.江西电视台二套新闻栏目《都市现场》进行扩版并全新开播。改版后的《都市现场》实现了省内新闻栏目首次以直播的形式进行播出,并取得了成功。改版后的《都市现场》在节目容量和播出时段上都做了相应的调整。将整个节目的时间由原来的25分钟延长为1小时。大大丰富了其播出内容:整个栏目由三个板块组成:《都市资讯》《都市气象站》《都市怪谈》。  相似文献   

9.
江坪 《新闻实践》2005,(4):33-33
上网(看网络新闻),是时代的语言,是越来越多的人每天工作、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上网,是学习的需要,更是搞好网络媒体的需要。在网上,我注重阅读中央及兄弟省(市)、自治区的新闻网站,从他们的新闻实践中,看到不少值得学习的东西,也发现某些需要注意的问题,边读边想, 将一些感悟记录下来,写成《上网随笔》,特借《新闻实践》一角陆续发表,与新闻同行们交流。  相似文献   

10.
所谓新闻攻城,副刊守城。面对竞争激烈的都市早报,如何让报纸拥有更长的生命力,拥有更多的阅读者,《南京晨报》作文版通过抓住"小人"心,培养忠实  相似文献   

11.
共变,指都市新闻是一个变数,都市生活也是一个变数;都市新闻和都市生活这两个变数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互相促进引起的互相变化.为什么全国“都市报”如雨后春笋林立报坛?为什么都市新闻异彩纷呈后发制人?都市报纸、都市新闻在社会进程中居于何种地位起着何种作用?本文试图结合《楚天都市报》创刊以来的实践,阐释都市新闻和都市生活的共变关系及其种种.  相似文献   

12.
电视民生新闻崛起原由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军 《新闻实践》2005,(7):54-54
一、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现状1、催生——让民生新闻遍地开花。电视民生新闻,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被公认为第一尝试者。2002年1月1日,《南京零距离》开播,它以直播的形式,将社会新闻、生活资讯、读报、观众热线、现场调查等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内容,综合传达受众,收视率一路看涨。当时,AC尼尔森的收视调查平均达到8%左右,成为全国新闻类节目的奇迹。一时间,取经的同行纷至沓来。其后开播的较有影响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还有安徽台的《第一时间》、湖南经视的《都市一时间》、重庆台的《天天630》、福建台的《现场》和杭州台的《阿六头说新闻》等。至此,民生新闻  相似文献   

13.
麻茵  翟铮璇 《中国记者》2012,(2):122-123
2011年12月17日,由中国新闻设计师网、《都市时报》、C立方传媒主办,CFP视觉中国协办的第二届中国新闻设计年会在云南昆明举行。《泰晤士报》《金融时报》《都市时报》等62家国内外报纸、机构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4.
郑杰 《记者摇篮》2012,(11):20-21
民生新闻,一直占领着都市类报纸的主阵地,为读者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更是新闻工作者的日常工作内容。尤其是民生热线记者,每天面临的都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水电煤气等公共事业方面的投诉,写舆论监督类的报道也就成了家常便饭。在多年民生新闻的编采实践中笔者发现,要想做好舆论监督类报道,板着脸  相似文献   

15.
肖麟 《声屏世界》2013,(6):38-39
在一个资源相对过剩、竞争异常激烈的收视环境中,一个栏目能突出重围、脱颖而出,必定有其超乎寻常的吸引力。2012年,面对复杂多变、群雄争逐的晚间黄金时段,江西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情感类新闻专栏《都市情缘》依然挺立潮头。央视·索福瑞(CSM)收视调查数据表明,《都市情缘》在南昌地区观众能看到的上百个新闻类栏目中再度稳居收视冠军。  相似文献   

16.
陆蓉 《新闻知识》2006,(6):41-43
从2002年江苏的《南京零距离》、《直播南京》到湖南的《都市一时间》、哈尔滨的《都市零距离》,短短的两三年时间全国共有20多家电视机构开设了此类节目。他们高举“民生新闻”的大旗,以“关注百姓身边生活”为宗旨,以反映百姓冷暖,喜怒哀乐为己任每天惟妙惟肖地讲述寻常巷陌新闻,观众收视率一路攀升,被业内人士称之为“收视率奇迹”。民生新闻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引起业界、学界的广泛关注,多数论文从新闻学的角度进行了解读、阐释。本文通过传播学的视角,对电视民生新闻的成功经验和潜在的问题进行论述,期望民生新闻获得更为深广…  相似文献   

17.
西安目前有《华商报》、《西安晚报》、《三秦都市报》、《西安商报》、《阳光报》等,但这些报刊儿乎是清一色的属于都市性报刊、都做都市社会新闻,也就是说都在做西安的都市新闻,因而竞争也很激烈。  相似文献   

18.
民生新闻栏目经过十余年的孕育成长,如今已经扎根全国各地,而随着地面频道的增多,民生新闻栏目的竞争日益加剧。如在湖南长沙,一个地面频道甚至有多档不同特色与定位的民生新闻栏目。湖南都市频道的《都市1时间》在2003年举起"民生新闻"旗帜,一直保持收视领先优势,并获"全国十佳民生新闻栏目"、"全国品牌栏目"等荣誉。《都市1时间》在板块结构与编排创新方面的一些经验,给民生新闻栏目提供了借鉴。打造特色板块电视新闻节目的板块化编排技巧,  相似文献   

19.
陈玲 《视听界》2010,(4):113-114
“新闻故事化”是指“讲故事”式的新闻叙述手法,目前这种手法已经从新闻生产的后期处理环节影响到新闻采集、报道策划等前端环节。如何对一篇新闻专题进行故事化的“包装”?本文从无锡电视台都市资讯频道新闻专题《都市评弹》栏目播出的几个实例来分析新闻专题的故事化“包装”。  相似文献   

20.
2004年1月1日《都市全接触》一亮相,即成为内蒙古地区新闻的一个亮点,带给首府新闻行业一个全新的感觉。观众对这个栏目是这样评价的:“朴实而不浮华,活泼而不浅薄,深沉而不呆板,说真话、诉真情、讲真理,值得一看。”这是老百姓对《都市全接触》的评价,也是栏目得以在众多新闻节目中脱颖而出的特色和品质。《都市全接触》开播两年零十个月,收视率基本上排在内蒙古电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