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人”是什么 ?“人”是什么 ?这一个古老而崭新的命题 ,斯芬克斯最为得意的一个谜语是 :“在早晨用四只脚走路 ,当中午用两只脚走路 ,晚间用三只脚走路 ,在一切生物中这是唯一的用不同数目的脚走路的生物。脚最多的时间 ,正是速度和力量最小的时候。”俄狄浦斯一字中底 ,谜底是“人”。因为人在生命的早晨还是孩子 ,用手脚爬行 ,到了迟暮老年 ,他柱着拐杖 ,作为三只脚。所谓得意 ,仅就谜语所包含的人的形体而言罢了 ,与我们探讨的命题究竟无大深意。但是 ,斯芬克斯之谜和写在太阳神阿波罗神殿上的箴言“认识你自己”,倒是补足某种思想…  相似文献   

2.
导语:认识谜语 师:今天,我们来说一说大家都很熟悉的内容--谜语.许多同学都知道谜语,我相信大家也经常猜谜语.我要问问大家,你们是怎么猜谜语的? 生:瞎猜. 师:这谜语可不是瞎猜的,出谜的人有技巧,猜谜的人也要懂方法.我给大家说一个世界著名的谜语.关于这个谜语,还有一段故事呢.传说,有一个狮身人面的怪物,他叫斯芬克斯,在沙漠里生活.这个怪物很喜欢让人猜谜,在沙漠里旅行的人如果不能回答它的谜题,就无法动弹.他曾经说过这样一个谜语:"什么东西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你们也来猜猜看.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的“斯芬克斯之谜”希腊神话中有一位斯芬克斯,狮身、蛇尾、人面、美女头,长着一对鹰翅。她坐在城外山头上,向过路行人提出难猜的谜语:“什么生物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晚间用三只脚走路,而脚最多的时候,又是速度最慢、力量最小的时候?”许...  相似文献   

4.
希腊神话中,狮身人面的女妖斯芬克斯给俄狄浦斯出了一个谜语:"早晨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晚上三条腿走路,这是什么生物?"俄狄浦斯马上回答:"人呀!"——我们步入青春,可以说开始用"两条腿"走路了,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解斯芬克斯之谜让人想到用两条腿走路的人,为什么中午用两条腿走路呢?  相似文献   

5.
心灵的花朵     
世界上最著名的谜语是希腊神话里的斯芬克斯之谜了:"有一种动物,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晚上用三只脚."谜底是人,平淡得令人生气,但它与德尔斐阿波罗神庙门楣上铭刻的格言"认识你自己"一样,寓意非凡.……  相似文献   

6.
心灵的花朵     
世界上最著名的谜语是希腊神话里的斯芬克斯之谜了:"有一种动物,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晚上用三只脚."谜底是人,平淡得令人生气,但它与德尔斐阿波罗神庙门楣上铭刻的格言"认识你自己"一样,寓意非凡.……  相似文献   

7.
一、德育工作的“斯芬克斯之谜” 希腊神话中有一位斯芬克斯,狮身、蛇尾、人面、美女头,长着一对鹰翅。她坐在城外山头上,向过路行人提出难猜的谜语:“什么生物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晚间用三只脚走路,而脚最多的时候,又是速度最慢、力量最小的时候?”许多人猜不出来。后来,一位英雄一语道破“人”。人,幼年时四脚爬,成年时两脚走,晚年时两脚加一条拐杖。  相似文献   

8.
【同步题目】希腊神话中,狮身人面的女妖斯芬克斯给俄狄浦斯出了一个谜语:早晨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晚上三条腿走路,这是什么生物?俄狄浦斯马上回答:人呀!我们步入青春,可以说是开始用两条腿走路了。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相似文献   

9.
雨季的青春     
作文要求:在古希腊神话中,狮身人面的女妖斯芬克斯给俄狄浦斯出了一个谜语:“早晨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晚上三条腿走路,这是什么生物?”俄狄浦斯马上回答:“人呀!”——我们步入青春,可以说开始用“两条腿”走路了。  相似文献   

10.
“哪种动物早上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这是一个很怪的谜语,这个谜语和图中这座石像有关。——她有人的面孔,狮子的身躯。五千年来她就这样屹立在埃及的金字塔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