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讲《林黛玉进贾府》一文,谈及黛玉的“时时在意,步步留心”的思想性格时,老师们大概都不会漏掉关于读书的一个细节:黛玉在贾母面前称“只刚念了四书”,而后面当宝玉问及时又改口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对此,笔者不能另有高论,只是想提一个因愚不可及所以大概还不曾被提起的问题:“为什么‘只刚念了四书’所达到的文化修养水平被认为要远高于‘些须认得几个字’呢?”这个问题,看起来很好回答,实际上也不见得难以回答,然而联系到我们语文教学的实际,怕就  相似文献   

2.
高中语文第五册在第五单元“单元知识和训练”中讲到“小说的鉴赏”时,以第四册《林黛玉进贾府》为例:贾母问黛玉念何书,黛玉答:“只刚念了《四书》。”而当宝玉问黛玉“可曾读书”时,黛玉却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为什么前后回答不一样呢?...  相似文献   

3.
赵欢同学问:《林黛玉进贾府》中贾母问黛玉念何书时,黛玉答道“只刚念了‘四书’”;而当宝玉向黛玉“可曾读书”时,黛玉却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为什么黛玉的回答不一致呢? 林黛玉进了贾府,叩拜、谒见、用餐、众人离去后,只有贾母、迎春三姊妹和黛玉时,贾母问黛玉念何书,是家常闲话,也是外祖母对外孙女的怜惜、关心。外孙女敬重外祖母,当然应该从实相告:“只刚念了‘四书’。”这一回答既表现了黛玉的谦逊,又表现了黛玉的率真。黛玉是个懂规矩、知礼节的姑娘,三姊妹悉在身旁,便礼貌地问她们读何书。因是黛玉与外祖母在说话,三姊妹不便插嘴,所以贾母代答:“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  相似文献   

4.
<正>林黛玉|入乡随俗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许认得几个字。"对贾母的回答,林黛玉说了真话,结果倒显得自己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刻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善于通过细微小事显示人物个性。《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有两句话:“只刚念了《四书》。”“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许认得几个字。”本文以此为例说明这一点。《林黛玉进贾府》中突出了林黛玉谨慎细心的性格,林黛玉此次进贾府,不仅仅是简单的外孙女到外婆家,而且是以一个客人的身份来到贾府的,她的一言一行代表着林家的尊严和体面,所以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黛玉初到贾府,贾母看到外孙女自然是爱怜不尽。吃饭时安排黛玉坐在身边,饭后与黛…  相似文献   

6.
新编高中语文第五册小说单元的《单元知识训练》在谈到如何揣摩小说精妙之处时,举林黛玉两次答话有意前后矛盾为例。“当贾母问黛玉念何书时,她回答:‘只刚念了《四书》。’而当宝玉问她,‘妹妹  相似文献   

7.
李纨是金陵名宦之女,据作者介绍:其父李守中,曾经任过国子监祭酒,他认为“女子无才便有德”,不十分令李纨读书,只不过将《女四书人倒女传》、《贤媛集》等三、四种书使其学习,让她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几个贤女罢了,却以纺绩井田等家务劳动为主要任务。嫁到贾府后不久,夫死居,虽当青春年华,又处锦绣丛中,其心意如槁木死灰,一概无见无闻,惟知待亲养子,外则借伴小姑等针省诵读而已。作者又通过书中人物对她的评价进行侧面描写,如仆人兴儿说:“我们家这位寡妇奶奶,他的浑名叫作‘大菩萨’,第一个善德人。”众奴仆也都认为她…  相似文献   

8.
口语能正音     
已故的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曾在台北大学作《何为正音》的报告时说:“我第一次看到‘针灸学’时,便会念它‘针灸学.”还说:“《论语》里头有个沂水,山东有个临‘临沂’,台北有个‘临沂街’,可是你要叫三轮车拉‘临沂街’,有的人就不懂,他只认得‘临沂街’.照韵书上的‘沂’字没有这一读的,一定是把‘沂’字误认为‘祈’字了.”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由于积极宣传马列主义,又从事革命活动,1924年被北洋军伐政府逮捕.在当时所谓的国务会议讨论这件事时,一位阁员恶恨恨地说:“只要看他的名字,就知不是一个安分的人.什么名字不可取,他偏偏叫个李大钊.  相似文献   

9.
逗逗这几天可够惨的,每天为作业犯愁,这不,今天又在埋头苦干,这是李老师布置的:用电脑打印请假条。忙乎了半天,逗逗终于完成任务,正要关机去睡觉,突然听见“扑哧”一声笑,“是谁?”“是我!”一个小家伙跳到逗逗跟前。“好你个达达,吓我一跳!”逗逗惊魂未定。键盘达婧请假条李老师:我感冒了,妈妈要带我去医院,明天上午不能到校上校,特请假半天,请批准。此致敬礼!您的学生:逗逗达指着“二00三”这几个字说:“这里的零应该用‘○’而不是‘0’。”“我知道应该是‘○’。”逗逗脸一红,但又满不在乎地说,“可我打不出…  相似文献   

10.
有一次语文课,我在教苏教版语文第五册《北大荒的秋天》,带领学生欣赏朗读课文时,有个学生提出:“老师,我喜欢这个句子:‘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这个‘顶’字用得好,说明小鱼儿是逆着水游过来的,要用力,所以用了个‘顶’字。”听后,我随即提醒他,请注意后面这几个字:“明镜一样的水面”.说明水是不动的。谁知孩  相似文献   

11.
一次,我讲《将相和》这篇课文,我问道:“‘相’和‘将’分别指谁?”学生顺利作答:“‘蔺相如’和‘廉颇”’。我刚想顺势板书,可脑瓜像卡了壳似的,“蔺相如”的“蔺”字,想不起来怎么写了。心想:“瞎写吧,不仅会误人子弟,还会招来学生的嘲笑。翻书吧,又怕耽误时间,怎么办呢?”突然,我灵机一动,计上心来,“同学们,仔细观察板书,看老师写的‘蔺’字正确吗?”我刚一写完,教室里就沸腾了。“老师,写错了!”“那谁来教教老师?”“上边是个‘艹’,下边是‘门’。‘门’里面是个‘住’多一横。”同学们争着发言,一笔一画教得甚是认真,好像生怕教不会我这个老师似的。我认真地写着,很快,一个大大的、工工整整的“蔺”字就诞生了。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连声说:“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可以当我的老师啦!”同学们的脸上洋溢出胜利的微笑。我看大家意犹未尽。又使出一招:“‘廉颇’这两个字更不好写。哪位同学愿意上台教教大家呀?”话音未落,同学们就急匆匆地打开课本找“廉颇”去了。很快,一只只小手就接二连三地举起来了……  相似文献   

12.
我有一个爱搞笑的妈妈,她长得眉清目秀,文雅端庄,认识她的人总不免夸她“气质好”哩!我的妈妈外表恬静、温和,但心里却鬼点子多多,喜欢搞笑。一件看似平常的事情,经她的“艺术加工”,就会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妈妈喜欢舞文弄墨,偶尔写点小诗。一天,老爸难得有空,正斜靠在床头看报,妈妈则兴致勃勃地叫老爸欣赏她特地为我写的得意之作。只听妈妈深情吟道“:亲爱的小妹妹/你是否去过香港/那里有金色的沙滩/还有那迷人的海湾……”妈妈刚念了二分之一,却被爸爸打断了:咳!你这个也叫‘诗’?充其量只能叫做‘打油诗’!”妈妈怔了一会儿,转头和颜悦色…  相似文献   

13.
王夫之对于法(或曰法则)有极豁达通朗的看法。他在《姜斋诗话》卷一有话:“非法之法,则破之不尽,终不得法。”而卷二有言:“凡言法者,皆非法也。释氏有言:‘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艺文家知此,思过半矣。”看待法本应“无执着”。文无定法,道是有法又无法。法只能“从人心生也。”他在《四书训义》卷二十一再三阐说所谓兴观群怨:“‘可以’云者,随所‘以’而皆可也。”  相似文献   

14.
数鸡     
星期天,舅舅带圆圆去参观张伯伯的养鸡场。“哟,养了这么多的鸡,有多少只呀?”圆圆才跨进养鸡场就惊叫起来。“大概不到3000只。”张伯伯随口答道。“张伯伯,别说‘大概’,我是想知道一个准确的数字呀!”  相似文献   

15.
教学《小珊迪》一课,临近尾声,在总结课时,我提问学生:“同学们,学完这篇课,你觉得课中哪些地方最令人感动?”我话音刚落,学生便纷纷议论起来。过了一会儿,一只只小手举起来了,有的说:“小珊迪请求‘我’和同事买火柴的情节最令人感动。”有的说:“小珊迪被马车撞倒后,轧断了双腿,还特地让弟弟把零钱送还给‘我’这件事最令人感动。”  相似文献   

16.
只错一个字     
<正>小明对同学说:“我在作文里只写错一个错别字,就被我爸爸揍了一顿。”同学惊讶地问:“是什么字啊?”小明说:“就是把‘列祖列宗’的‘列’写成了‘劣’。”  相似文献   

17.
学生初读课文后,我照例挂出写有生字的小黑板,让学生小组合作认读、识记生字,我则走下讲台巡视。突然。我听见高千康小朋友和本组的同学嘀咕:“‘央’‘庄’‘案’这几个字我早就认识了,真浪费时间。”下课后我问他是怎么认识的,他说:“吃饭时我们都看《新闻联播》。我早就认识‘中央电视台’的‘央’了!  相似文献   

18.
周先慎在《简笔与繁笔》中说:“最出色的要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写那纷纷扬扬的漫天大雪,只一句:‘那雪正下得紧。’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鲁迅先生赞扬它富有‘神韵’,当之无愧。”那么,“紧”字的“神韵”何在呢?  相似文献   

19.
笑话三则     
热爱母校父亲问儿子:“你毕业考试的成绩怎么样,小学能不能毕业?”儿子回答:“爸爸,我对母校太热爱了,不愿意这么快就离开它,老师已同意我再留一年。”腰痛候诊室里,医生喊道:“幺幺幺号。”一位女士拍拍一位老头。老头进去了。医生说:“为什么半天不答应?”“我是一百一十一号呀!”“‘幺’和‘一’是一个意思。”医生不耐烦了,“哪儿痛?”“一痛。”老头指指腰部,“嘿,这是腰。”“你说‘幺’和‘一’是一个意思嘛。”西瓜里的太阳弟弟:“苹果为什么一边红,一边青呢?”哥哥:“那是因为一边被太阳晒着了,一边没晒着。…  相似文献   

20.
网事心情     
记得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家中买了电脑。在一篇短短的日记里,还清楚地记录着我电脑上“信息路”那天的情形——碰到了一串让我心醉的奇怪字母“ksud”! “我在‘火影忍者中文网论坛’里看到了有个叫‘ksud火影’的;在雏鹰网看到了有个叫‘ksud 雏鹰’的;在网友相册中看到了有个用户叫‘ksud’……”它当时就你我抄来的数学题答案,我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其实我到现在也不知这几个字母凑在一起是什么意思),但毕竟“ksud”这颗种子已经在我心里种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