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建 《历史学习》2007,(4):45-45
读者大概都知道,劝秦始皇下焚书令的李斯,后来自己也死得很惨。在秦始皇暴毙后,是他和赵高密谋,拥立胡亥为秦二世皇帝。可是后来他又和野心勃勃的赵高发生矛盾,被赵高诬告为“谋反”,关人大牢,“榜掠千余”,李斯迫不得已,只好认罪。按照当时的法律,这样的案件要经过皇帝派出的使者复审才能定案,李斯满心希望能够在秦二世派使者来复审的时候翻案。可是赵高比他更精明,预先派了太监冒充秦二世的使者前来复审,李斯不知有诈,喊冤翻供,结果是招来一顿毒打。反复几次后,李斯不敢翻供,结果在真的秦二世使者来复审时,还是认了这个死罪罪名。终于逃不脱被“具五刑、夷三族”的下场。  相似文献   

2.
指鹿为马     
《阅读与鉴赏》2002,(5):76-76
八月(秦二世三年八月)己亥,赵高(秦始皇的宦令,秦始皇死后,他与李斯合谋废太子立胡亥,自己做了丞相。不久又害死李斯,逼死胡亥,最后被子婴杀死)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与二世,曰:“马也。”  相似文献   

3.
一直以来,我们都将秦二世胡亥看作是赵高的傀儡,这是一个相当有疑虑的结论。事实上胡亥作为极得秦始皇宠爱的儿子,接受了极好的教育,赵高、李斯等人对他也曾有较高的评价,在镇压陈胜、吴广起义时,胡亥也表现了一定的才干,并不是一个唯唯诺诺的傀儡。对秦二世而言,赵高是他的老师、咽喉、平衡李斯的棋子,而不是一个操纵者。胡亥作为一个政治经验、治国经验不足的皇帝,实际上是秦治国之术的傀儡而非某一个人的玩物。  相似文献   

4.
李斯身为秦朝丞相三十余年,功绩甚伟,被后人称为“千古一相”,最后却死于非命,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由于统治者昏庸残暴,秦王朝已到了风雨飘摇的时候,而最高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却愈演愈烈。郎中令赵高曾当过秦二世胡亥的老师,颇得胡亥宠幸。他身居要职,把持着朝政大权,所杀众多。他唯恐大臣入朝奏事,说他的坏话,便心生一计,对二世说:“天子之所以尊贵,是因为群臣只能  相似文献   

5.
封建制度战胜奴隶制度,是古代历史上的一场大革命。在我国,这场革命经历了复辟与反复辟的长期斗争。公元前二一○年,秦始皇一死,钻进秦王朝内部的奴隶主复辟势力的代表赵高立即发动反革命政变,用儒家的复辟路线代替了秦始皇的法家路线,用奴隶主的复辟政权代替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权。当时赵高打着秦二世这个皇帝的旗号,实行“收举余民,贱者贵之,贫者富之”的反动政策,把没落奴隶主贵族扶植起来,疯狂进行阶级报复,使全国陷于“刑者相半于道,而死人日成积于市”的白色恐怖之中。在这股复辟逆流面前,秦始皇的主要助手李斯妥协了,接着就被残酷杀害了,秦始皇所  相似文献   

6.
司马迁在《史记·蒙恬列传》中展现了高超的史传艺术:一是蒙氏是秦代非常显耀的家族,蒙恬、蒙毅兄弟二人更是得到秦始皇生前的重用恩宠,但他们却死于胡亥、赵高、李斯之手,没有逃脱为将不过三代的历史魔咒;二是蒙毅、蒙恬被杀之前,反复辩解自己"无罪""无辜""无过",死非其罪,何罪于天,他们的辩白是《蒙恬列传》的着力处,耐人寻味;三是司马迁在《蒙恬列传》中仅扼要叙述蒙恬的功绩,于文中点出其阿意兴功的罪过,并通过"以客形主"的手法,对蒙毅、赵高、秦始皇、秦子婴进行或详或略的描写。  相似文献   

7.
韩非(约公元前二八○——前二三三年),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韩非出身于韩国贵族,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他屡次建议韩王实行政治改革,但没有被采纳。后来,他的著作传到秦国,秦始皇看了其中的《五蠹》、《孤愤》等篇后,赞叹说:“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相似文献   

8.
李斯,既是一个辅佐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有功之臣,又是一个苟阿秦二世助纣为虐的千古罪人。他腰斩夷族的悲剧结局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当时人认为“斯极忠而被五刑死”①,后人则认为“盛衰在秦,所以兴衰之故,则皆由于斯”②,评价可谓众说纷坛。要之,在司马迁之前人们多是从道德的角度对李斯是同情多于谴责,在司马迁之后人们则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李斯是指责多于怜悯。但是对李斯悲剧之成因,却关注得不多,偶有论及也是只言片语,如“杀斯之身者非高,而斯自杀也;夷斯之族者非高,而斯自夷也。”③“嘶之死,非死于二世,而死于高也。”…  相似文献   

9.
读李斯传 [唐] 曹邺一车致三毂,本图行地速。不知驾驭难,举足成颠覆。欺暗尚不然,欺明当自戮。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不见三尺坟,云阳草空绿。《李斯列传》比较详细地记叙了秦代政治家——李斯,战国末期入秦后,如何从一个吕不韦的舍人,逐渐晋升为秦国丞相的历史。其中既记载了他如何协助秦始皇迅速统一六国、焚书坑儒的史实,也记叙了秦始皇死后,他怎样追随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秦始皇的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以及他本人被赵高所杀未得善终的  相似文献   

10.
《李斯列传》记述了李斯如何由一闾巷布衣辅佐秦始皇吞并六国,稳固统治,位列三公;又于二世时如何因畏祸贪权而受制于赵高,杀扶苏、立胡亥.助桀为虐,致使民变四起,最终被胡亥、赵高所杀的全过程.他具有出色的政治才干,但又包藏奸心;他具有不凡的文学才能,又汲汲于爵禄功名.卓然政绩与缺憾人格并存;锐意开拓的胆识与患得患失的猥琐心理兼俱.他死得很惨、这是玩火自焚的必然结果,他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悲剧人物.充其量称其为“恶人的悲剧”.  相似文献   

11.
指鹿为马     
<正>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1。持2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3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4诸言鹿者以法。——《史记》【注释】1验:测试。2持:牵。3阿顺:阿谀奉承。4阴中:阴,暗地里;中,惩罚、陷害。【译文】赵高想趁乱篡位,却担心其他大臣不服,于是先做了一个测试,牵了一头鹿献给秦二世,说:"这是马。"秦  相似文献   

12.
公元前210年,宦官赵高当上宰相后,专横跋扈,权倾朝野。秦二世胡亥年纪尚小,朝中一切大事都听从赵高安排。赵高不甘心居一人之下,日夜谋划着篡夺帝位,取代秦二世,但又怕群臣反对。为了试探一下大臣们对自己的服从程度,他策划了一出"指鹿为马"的把戏。在朝堂上,赵高当着秦二世和众大臣的面故意把鹿说成是马,尽管胡亥已经指出是赵高看错了,但大多数大臣慑于赵高的权势,或沉默不  相似文献   

13.
《宋史》卷373《洪皓传》记载:洪皓“…至南雄卅卒,年六十八,死后一日,桧(指秦桧)亦死,帝闻皓卒,嗟惜之,复敏文阁直学士,赠四官……”这里说秦桧死於洪皓后一日。但在《洪皓传》后所附  相似文献   

14.
<正>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王朝,赢政自号"始皇帝",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同时他在地方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等,故夏曾佑称:"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就文字而言,许慎《说文解字叙》记载"(李)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爱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由此可知李斯、赵高、胡毋敬各作一篇字书,都有可能对秦朝小篆改定而做过文字规范统一的整理工作,而小  相似文献   

15.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刚刚统一天下,就命令他的重臣、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太史令胡毋敬进行统一文字的工作。李斯作了《仓颉篇》、赵高作了《爰历篇》、胡毋敬作了《博学篇》。这几部书中的文字,《汉书·艺文志》评为“多取《史籀篇》而篆体复颇异,所谓秦篆者也”。“秦篆”就是我们所说的“篆字”。篆字是秦代的标准文字。那么,秦代的篆字到底是多少呢?  相似文献   

16.
秦代刻石至今尚有一系列疑团未被解开,文章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秦代刻石文应是多人创作的结果,而非李斯一人之功,并指出赵高也有参与创作的可能性;继而对秦代刻石的数量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梳理,秦代刻石数量不是历来所说的五块、六块、七块、八块、九块,而至少是十三块,并指出《成山刻石》的存在,除此之外,又摘录出四块秦代刻石的相关记载。  相似文献   

17.
秦代刻石至今尚有一系列疑团未被解开,文章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秦代刻石文应是多人创作的结果,而非李斯一人之功,并指出赵高也有参与创作的可能性;继而对秦代刻石的数量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梳理,秦代刻石数量不是历来所说的五块、六块、七块、八块、九块,而至少是十三块,并指出《成山刻石》的存在,除此之外,又摘录出四块秦代刻石的相关记载。  相似文献   

18.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点燃了秦末反秦武装战争的烽火,很快形成了燎原之势。至公元前207年,以项羽为首的起义军已在钜鹿消灭了秦军主力,从北路向西进逼关中;以刘邦为首的起义军已突破武关,攻入关中。在这秦政权行将灭亡之际,荒淫残暴的秦二世责让赵高,阴险毒辣的赵高则发动政变,迫令二世自杀,立公子婴为秦王,妄图与刘邦妥协,“约分王关中”。(《史记·高祖本纪》)  相似文献   

19.
司马迁写李斯传,目的在于破李斯“极忠”的俗议,因此传文的中心便指向了李斯的灵魂。本文则通过对李斯生平行事,特别是通过对他参与废扶苏立胡亥问题上与赵高六个回合的对话,通过对他原想进谏结果却上了一篇《论督责书》这样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的剖析,来透视李斯的灵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看待李斯的德与才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秦始皇死后,年幼的秦二世登基,大太监赵高独掌大权。一日早朝,赵高把某国进贡来的一只梅花鹿拉到了大殿上。秦二世:“赵爱卿,一大早的,你怎么把头骡子牵到殿上来了?”众大臣脑后立马渗出了一颗大汗珠。赵高:“皇上好眼力!但这次还是错了。”众大臣皆愕然。秦二世:“那个长着角的东西是什么?哎?它在拉屎耶!”赵高:“身为一国之君说话不要这么粗俗!”秦二世:“好吧……它的臀部在吐!”众大臣一阵狂吐。赵高:“皇上,这是一匹马!”秦二世:“爱卿说笑话了,但马我还是认识的!马比这东西大多了!马有一条长长的大鼻子,耳朵像蒲扇……”众大臣又吐,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