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教材只是薄薄一本,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把语文这门学科与大千世界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融人语文课堂,进而陪着学生到大千世界中去学习,使其理解并且真正地运用语文。这就要求教师有全新的视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个例子,并用好例子,用足例子,用活例子。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有篇文章《会走路的树》,初看觉得课文情节简单,文字浅显,似乎不需要教,学生即可理解文意。这种课文怎样教学,才能更有效地用足教材这个例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相似文献   

2.
王茂林 《考试周刊》2009,(49):57-57
新的理念下的语文要求教师要把语文这一门课同大千世界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摄入语文课堂,再把学生拉到大千世界中去学习、理解并且真正地运用语文。这样的理念就要求教师要活化教材,补充教材,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激活思维;自觉参与,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3.
新的理念下的语文是要求教师要把语文这一门课同大千世界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摄入语文课堂,近而再把学生拉到大千世界中去学习、理解并且真正地运用语文。而这样的理念就要求教师要有全新的视野,创造性地使用课文这个例子,用好例子,用足例子。用好例子即是说理透彻;用足例子是运用要充分;用活例子是要有创造性。回顾工作之路,在"活"上主要体现在这几点: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和生活密切相联的.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摄入语文课堂,再把学生拉到大千世界中去学习、理解并且真正地运用语文,就需要教师创造性地使有语文教材.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要求教师把语文这一门课同大千世界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摄入语文课堂,进而再把学生拉到大千世界中去学习、理解并且真正地运用语文。而这样的理论就要求教师要有全新的视野,创造性地设计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结合我的实践经验,对这个问题提出几点见解,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句话的深刻涵意直到我教了多年的实验教材之后才慢慢体会到课本无非只是那么薄薄的一本,由几十页的纸张粘帖而成。而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却要求教师要把语文这一门课同大千世界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摄入语文课堂,进而再把学生拉到大千世界中去学习、理解并且真正地运用语文。而这样的理念就要求教师要有全新的视野,创造性地使用课文这个例子,用好例子,用足例子。用活例子。回顾工作之路,我认为语文教学的“活”主要体现在这几点上。  相似文献   

7.
丁金香 《青海教育》2002,(12):27-27
读写听说,读写是吸收,听说是表达。作为教师,既要培养学生合理吸收的本领,又要训练他们具有准确表达的基本功,培养、训练必须讲究阶梯性,要拾级而上,切不可拔苗助长。教材是训练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依据,但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师必须洞悉教材中各类课文的个性,充分发挥其作用,只有如此,方可有效地训练学生读写听说能力。在发挥教材的例子作用时,就要把“文字技巧”和思想情操双方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视野,加强学生文化素养。培养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是语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点拨、开启,把学生教得聪明起来…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课本无非是薄薄的一本,由几十页的纸张黏贴而成。新的课程理念要求语文教师要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摄人语文课堂,再把学生拉到大千世界中去学习、理解并真正地运用语文。这样的理念要求教师有全新的视野,创造性地使用课文。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而新的理念下的语文却是要求教师要把语文这一门课同大干世界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摄入语文课堂,近而把学生拉到大千世界中去学习、理解并且真正地运用语文。而这样的理念就要求教师要有全新的视野,创造性地使用课文这个例子,用好例子,用足例子。用好例子即:说理透彻;用足例子即:  相似文献   

10.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多次指出,语文教材是开展教学的“例子”和“凭借”。为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钻研教材,充分利用这些经过反复论证和精选的、文质兼美的例子和凭借。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读懂并学会写作同类的篇章。然而。只要我们作一番仔细的观察就会发现,在以往和当今的基础阶段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个很大的误区,那就是有相当数量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并没有把认真钻研教材摆到重要的位置,而是过多地依赖教学参考书。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先生讲"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课本就是由几十页纸粘帖而成的薄薄的一本"死"书。而新的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却要求教师要把语文这一门课同大千世界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摄入语文课堂,进而再把学生拉到大千世界中去学习、理解并且真正地运用语文。而这样的理念就要求教师要有全新的视野,创造性地用活教材,活用教法,巧用资源,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真正地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  相似文献   

12.
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说:“语文课是教师在课堂上用教材作例子,教会学生说话、写话。”这给语文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导向。语文课上,教师应该教会学生表达,教的应该是语文,而不是课文。那么,怎样用好一篇篇文质兼美、富有思想感情的文本例子呢?我在教学《沉香救母》这篇课文时,努力尝试把课文作为例子,结合低段语文教学目标,充分运用教材,让学生在具体而实在的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触摸语文、感悟语文,向“藕花深处”漫溯。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句话被很多教师奉为真理。但本文从学生的角度探讨语文教材对于学生来说是否是个例子,语文教材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是否只在于例子。继而提出语文教材应该有着自己的科学体系,并需要精心设计。  相似文献   

14.
赵晓庆 《甘肃教育》2010,(15):57-57
新课改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要把语文这一学科同大千世界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摄入语文课堂,进而再把学生拉到大千世界中去学习、理解并且真正地运用语文。回顾自己的教学工作,我觉得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先生有句著名的话:“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点出了语文教材的性质与功能。他提倡以教材为示范,教师要创造性地利用和改造教材,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同类书的能力。教师应把教材视为一种“抓手”,用比较、鉴别、选择、加工、拓展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教材的“反三”作用。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这话说出了语文教材的实质。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如何用好这些例子,还是颇有讲究的。  相似文献   

17.
万莉莉 《江西教育》2004,(20):29-29
一、教材内容的拓展 教材中的范文都是文质兼具的名家名作.都是前人经验的总结,但由于篇幅和课时的限制.它不可能表现大千世界的全貌,要想让学生真正学好语文。具有适应时代的能力.只有引导学生在学好教材的基础上。把自己求知的触角伸向那更广阔的空间。我教的学生从四年级开始就要求他们背唐诗宋词.积累名篇  相似文献   

18.
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所以,在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我凭借教材,引导学生读写结合。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学中每一篇课文是一个例子。语文教学中一篇篇课文教完了,目的又是为什么呢?例子的作用是什么?语文不也正是通过一篇篇课文例子的教学,让学生的思想、情感受到熏陶,让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并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吗?简单地说就通过例子的教学,通过课堂教学平台,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的发展。语文的课例作用也在于举一反三,举三反一,良性循环。那么,如何以课文为例子,找准突破口,引导学生学用语文呢?  相似文献   

20.
黄新明 《广西教育》2010,(23):44-44
一、走进教材,读懂教材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学生学完了一篇课文,仅仅是学完了一个“例子”,一本书学完了,也仅是学完了一本“例子”。这些例子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能力训练的依据,但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还要拓宽思路,先做好“举一”的练习,再来“反三”的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