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年轻父母可以做自己的梦,但万万不可让孩子或者别的什么人来圆自己的梦。父母一旦把孩子看做自己的梦,孩子便应该是完美无瑕,孩子便应该不折不扣地实现父母为其设计的目标,否则,父母便认为孩子回报自己的只是失望。事实上,父母的这个梦是很难实现的。尽管孩子都是好孩子,但由于潜能和后天环境等原因,孩子们的起跑点和终极目标不可能都在一条线上,而这并不妨碍每一个孩子都可以经过努力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和成就事业。遗憾的是,我们不少父母总在孩子身上做着自己的梦,幻想自己可以给孩子完美的一生,甚至把孩子的“最佳”发展看做是罩在父母头…  相似文献   

2.
尴尬的父母     
当今的孩子确实是“人精” ,你看 :“他们早早地会爬会走会说外语 ,不足周岁就能拆玩具听电话和使用遥控器……” ,我想 ,如果说年轻的父母们看着自己的孩子几岁便能烂熟游戏机玩残电脑仍然喜忧参半的话 ;那么当他们看见自己的孩子 10岁便开始春心萌动悄悄“恋爱”并开始嫌弃自己时 ,一定是坐立不安、如临大敌的了。可怜的父母们这时才发现自己精心培育的“希望”竟让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在高度竞争的现代社会里 ,父母们当然不想使自己的孩子落于人后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父母们的良好愿望 ,于是教他们说外语 ,用遥控器 ,玩电脑 ,…  相似文献   

3.
家庭生活     
美国人的教育方式是注重个性的培养,不论大人小孩相互尊重个人能力的发挥,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大人们经常让孩子做他们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当他们有能力时,他们就要帮父母处理家务事。通常年轻人长到十八岁之后便离开家庭,自己边上学边工作。也有一部分在校大学生是父母出钱资助他们上学,但假期他们便去做临时工。美国的生活水平高,工资也很丰厚,假期挣的钱基本  相似文献   

4.
如果你有心事,无论是喜是忧,希望找人分享或分担时,第一个想到的,往往不是你的父母,而是最了解你的朋友。因此,父母在孩子一出生时,便要培养他成为你无所不谈的、最要好的朋友。要和孩子做朋友,自然不能有代沟。孩子有自己对人对事的见解,有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与兴趣,比如孩子喜欢某位歌星或电视艺员,兴致勃勃地向你讲述偶像的新闻时,你就不要以自己的眼光和主观见解去说:  相似文献   

5.
普天下的父母谁不爱自己的孩子?同样,美国家长也很爱自己的孩子。但他们的爱不是在表面上,而是体现在内心。在美国,六、七个月的孩子就自己抱着瓶子喝水、喝奶,大一点就自己学用刀叉吃饭。孩子常常把食物撒在桌上、地上,但父母决不喂,让孩子自己吃。孩子做游戏也是一个人做,或跟小朋友一块做,不去缠着父母。父母外出旅游,幼小的孩子就交给爷爷奶奶带,或寄放别人家,请人带几天。家里办晚会或去参加别人的宴会,也看不到家长牵着自己的孩子。  相似文献   

6.
当遇到紧急情况或面临危险时,你的孩子知道怎样处理吗?许多孩子虽然能说出应该怎样做,但是,真的去做时,又不知如何是好。你不妨用做游戏的方式,和你的孩子搞一搞“实战演习”。你可以用下面的7个问题考一考孩子,当他答不上来时,可教孩子实际做一做。 1.你一个人在家,有陌生人敲门时,怎么办? 不要给陌生人开门。尽管他说是一个警察,说有什么紧急情况,或者说是你父母让他来取东西,你也不要给他开门。你应从紧闭的门缝中告诉他,你的爸爸妈妈不在家,请他另找时间再来,或让他留下电话,待父母回来再约他前来。  相似文献   

7.
大部分美国孩子常做的家务劳动有以下几种:一、帮助父母安装或修理一些旧东西。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在学校所学到的数学、逻辑、技能以及组织能力都可能派上用场。二、帮助父母换掉水龙头中用旧的胶垫,更换保险丝,安装挡风窗户,修补破损的楼梯等。在做这些工作时,父母往往把自己的一些生活技巧教给孩子,还可以顺便在劳动中讨论一下孩子学过的物理学的基本原理。三、打扫卫生、整理花园或庭院、洗衣缝补等。此外,美国的父母会认真检查孩此外,美国的父母会认真检查孩子完成的工作情况。同时父母也会自己列出每周要做的事情,这样就不会让孩子感到…  相似文献   

8.
优优 《小读者》2013,(1):79-79
在瑞典人的眼中,孩子是生命个体,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任何人无权漠视孩子的意愿,更不能扼杀孩子的个性,所以家长从孩子降生那天起,便对孩子十分尊重。孩子在家,可以做任何自己喜欢做的事,就连穿衣戴帽这类小事,父母都要听孩子的意见。瑞典父母在同孩子说话时,会蹲下身来,与孩子在高度上保持一致,意在告诉孩子:咱们是平等的。在餐桌上,孩子更有绝对的自主权。家长不会厉声呵斥,更不会逼迫孩子吃某道菜。家长只有解释权,告诉孩子这道菜含有哪些营养,吃后对身体有哪些好处,让孩子自己选择吃或者不吃。  相似文献   

9.
孩子什么时候开始可以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而且不需要大人的帮忙呢?答案非常简单,就是在孩子生命的一开始,在他有能力去处理事情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帮助孩子,让孩子自己把事情完成的方法,就是一个培养孩子独立性最好的方法。当今社会,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事事让父母家人帮助解决,连幼儿园的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都让父母家人代替做了,大人还总埋怨,现在的孩子独立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从孩子呱呱坠地之日起,他就被当作一个独立的人看待,而不是父母的附属品。因此,在美国最常用于孩子身上的一个词就是“尊重”———尊重孩子的观点、选择以及要求。当然,如果尊重变成放纵,对孩子也是百害而无一利的。美国父母对孩子的尊重是有原则的。他们虽不勉强孩子做什么,但会按照孩子的年龄特点,引导他们去做应做的事情。尊重孩子的独立性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在美国不满一周岁的孩子,当他们能自己捧奶瓶喝奶时,父母就鼓励他们自己捧着喝。喝完了,父母还向孩子道谢并加以赞许。在美国生活过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果真如此。美国父母…  相似文献   

11.
有个跨国机构对非常多的中国、美国和日本的孩子进行一项调查:你最尊重的人是谁?请列出你心目中的第1位到第10位,本国的和外国的都可以。看到这个调查我就想,美国孩子肯定把父母列在榜末,爸爸第9位,妈妈第10位。为什么?你想啊,美国家长管孩子管到18岁就结束了,“扫地出门”,自立门户。至于有没有房子住,能不能找到工作,是否有收入,这些都是孩子自己的事。18岁成熟了,是大人了,独立去吧!父母有钱那是父母的钱,他们未必让儿子到他们公司当总经理,未必在遗嘱里写上,把全部财产都留给自己的女儿,说不定捐给慈善机构呢。别做梦了,努力挣钱去吧!所以,在美国做“孩子”的日子并不长。  相似文献   

12.
家教文萃     
最好的父母之言你自己做决定吧如果你想让孩子做某件事,或者是停止做某件事,建议你这样说。这么说是为了让孩子了解:他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举个例子吧,你可以对你的女儿和她的小伙伴说:“你们来做决定,是想留在这里安静地玩儿,还是到外面去?”5分钟之后,孩子们依旧大声喧哗,你就可以再告诉她们:“我知道了,看来你们是决定到外面去了。”很简单的两句话,你不仅让孩子们明白了前因和后果的关系,你也不会被女儿看作是个“坏警察”———她能很清楚地了解:是她自己做的决定,自己选择了这样一个结果。妈妈爱你,但妈妈不喜欢你这样做身为父母,…  相似文献   

13.
当你的孩子渐渐长大,甚至让你须仰视才见时,做父母的心中恐怕不会仅仅只是欣慰,或许还伴有一丝怅惘、担心。当然,任何一个为人父母者都不会期望自己的孩子永远单纯,永远童心,但你恐怕又会担心着他的深刻  相似文献   

14.
让自己的孩子早点识字、多识些字,这是许多年轻父母的心愿。可是,由于汉字难认难记难写,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那么,有没有比较好的方法呢?有的,这就是借助汉语拼音这一工具教孩子识字。我有个外甥,四岁时,父母开始教他识字,先是教些能与实物对应、一字一义的名词(如人、手、桌等),接着便让他学习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汉语拼音讲座》,由于讲座内容活泼,讲的时间仅十分钟,孩子很感兴趣,从头听到尾,从未间断过。接着,父母便买些浅显的带拼音的连环画,让他自己拼读。开始就让孩子用已经学得的拼音知识  相似文献   

15.
让他独立     
《红领巾》2005,(9)
在美国,从孩子呱呱坠地之日起,他就被当作一个独立的人看待。父母从不勉强孩子做什么,而是按照孩子的年龄特点,引导他们去做应该做的事情。不满一周岁的孩子,当他们能自己捧奶瓶喝奶时,父母就鼓励他们自己捧着喝。喝完了,父母还向孩子道谢并加以赞许。一般来说,孩子完成高中学业,不管他们是进大学深造,还是走上工作岗位,就是他们离开家庭独立生活的时候了。绝大多数青年就离开家走上了自我奋斗的道路。让他独立  相似文献   

16.
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孩子十三四岁时,总和父母对着干,你让他们往东,他们偏往西。精神分析理论学家把这段青少年时期称为“仇亲期”。对此,父母应当如何进行正确的心理干预呢?——当孩子向你谈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时,要集中注意力听,不要似听非听,或者一边做其他事(例如看电视)一边听。如果正做十分紧急的事,不妨跟孩子打个招呼,取得孩子的谅解。——即使一开始就不同意孩子的意见,也要耐心听完,充分了解他们的看法。要以交换意见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要唠叨说教而不考虑孩子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滕婧  卢蓓红 《父母必读》2010,(2):113-115
孩子学习舞蹈可以从几岁开始?他的舞蹈课究竟会怎样上?鼓励孩子学习舞蹈.父母应该做些什么……让专业的舞蹈老师来帮你解开疑惑吧。  相似文献   

18.
美国孩子的独立性是众所周知的,而独立性的养成与父母和老师的教育方式有着很大关系。 美国很多孩子从婴儿时期便独居一室。在孩子出生前,父母便布置好新生儿的房间,小床、台灯、桌布、墙纸等等都会让婴儿赏心悦目,带音乐的玩具旋转着挂在小床上方,吸引着婴儿的注意力。孩子长到三四岁,有了害怕的慨念,家长可以到商店买一种专门的灯,很小很暗,插在插座上,彻夜亮着,驱逐孩子对黑暗的恐怖。孩子再大些,便自己布置自己的房间,随心所欲,父母不会干涉。他们  相似文献   

19.
孩子逆反心理的产生与消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让孩子做这,他偏做那;你让孩子这样做,他偏那样做。有时还和你顶嘴、闹别扭。这种现象,就是心理学所说的逆反  相似文献   

20.
美国教育专家迪斯在他的人生记录本上写着这样一段话:你是不是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那么,就从一只橘子开始,当你给孩子橘子时,记住,千万不要剥开,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动手。迪斯原本是一家中学的教师,离开学校后开始致力于家庭教育,并帮助儿子普林教育他的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